伊利爾·沙里寧曾經說過:“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因為每一種色彩都可以代表一個豐富的含意,而城市的色彩更能反映一個民族文化魅力,一個民族的審美指揮、藝術和技術水平。伊利爾·沙里寧曾經說過:“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
么。”因為每一種色彩都可以代表一個豐富的含意,而城市的色彩更能反映一個民族文化魅力,一個民族的審美指揮、藝術和技術水平。
歐洲開展城市色彩規劃從1850年以后開始,實施建設的城市是意大利的都靈市,這也可以視為現代城市色彩規劃序幕的開端。在我國,自20世紀末以來許多專家都曾就“城市色彩建設”議題抒發過不同見解,如北京、杭州、上海等,相關舉措也說明城市色彩建設問題正越來越引起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普通百姓的重視。
聞名于世的不少歐洲城市都曾根據自身歷史演變、文化傳統,精心規劃了城市的色彩。這使現在不斷擴大的歐盟區里,依然活躍著各具特色的文化基調。
◆ 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 可以聽到色彩的城市
奧地利的薩爾茨堡是音樂大師莫扎特、現代指揮家卡拉揚的故鄉以及電影《音樂之聲》的外景地,因此該城市在歐洲一直享有“音樂之都”的美譽。薩爾茨堡建筑物最挑眼之處就是那些裝飾在墻體表面的既五顏六色又溫馨輕柔的建筑色彩,它們也構成了薩爾茨堡的主色調。粉綠、粉紅、粉藍、粉紫、粉橙和淺灰等,這些美麗而不張揚的顏色不僅將薩爾茨堡裝點得至純至美,而且它們也猶如薩爾茨堡夜晚從臨街窗口或陽臺里飄出的莫扎特小夜曲那不疾不徐的音符,將該市的音樂氛圍渲染得更加濃郁。歐洲開展城市色彩規劃從1850年以后開始,實施建設的城市是意大利的都靈市,這也可以視為現代城市色彩規劃序幕的開端。在我國,自20世紀末以來許多專家都曾就“城市色彩建設”議題抒發過不同見解,如北京、杭州、上海等,相關舉措也說明城市色彩建設問題正越來越引起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普通百姓的重視。
聞名于世的不少歐洲城市都曾根據自身歷史演變、文化傳統,精心規劃了城市的色彩。這使現在不斷擴大的歐盟區里,依然活躍著各具特色的文化基調。
◆ 法國的巴黎 ◆ 抹掉憂郁只要浪漫
巴黎的美,不僅因為它擁有收藏無數藝術珍寶的盧浮宮,雄偉壯麗的凱旋門,奢侈繁華的香榭麗舍大道商店,而且還包括著在這些經過無數歲月洗禮,并承載法蘭西文化的建筑物墻體的顏色。
因長年陰雨,鮮見陽光,巴黎有了“愛流淚的女人”之稱。也許是為了這個緣故,除個別現代建筑以外,無論是歷史古跡還是普通民宅,都在城市色彩規劃部門的統一指導下,用亮麗而高雅的奶酪色粉刷了外墻。而很多建筑物的屋頂,以及埃菲爾鐵塔等則主要是由深灰色涂飾。因此,奶酪色與深灰色不僅成為了巴黎的標志色彩,還因奶酪色的光感十足,改變了不少巴黎人的心情。
◆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 富足清涼的調子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擁有交織如網運河系統的“水上之都”。以河流兩岸由三四層的老建筑色彩為主調構成的阿姆斯特丹色彩比起其他歐洲城市色彩來,明顯具有明度偏深、色相偏暖、飽和度適中的特征。概括起來主要是由歐洲人自古以來就極為鐘愛的咖啡色、酒紅色、棕橙色等組成。由于這些顏色總體趨于暗淡、瑰麗和溫暖的視感效果,所以整個城市的色彩感覺就像一個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成熟、富足、安逸,充滿無窮的力量與魅力。
另外,寒冷陰涼的氣候也使由厚重而溫暖的色調構成的這座城市色彩具有了一層地域性的應用涵義。阿姆斯特丹自17世紀荷蘭獨立以來一直是歐洲著名的文化與藝術之都。直至今日,人們依然能夠從阿姆斯特丹城市色彩上尋覓到當年曾經對歐洲繪畫藝術歷史產生深刻影響的16至19世紀的佛蘭德和荷蘭畫派色彩風格的蹤影。
◆ 德國的科隆 ◆ 購物天堂的顏色
科隆給世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聞名遐邇的科隆大教堂,更吸引人的眼球是與古老的灰赫色教堂相觀照的那充滿活力、動感以及濃厚現代氣息的城市色彩,色譜主要由各種飽和度較高的顏色組成。
科隆城市在色彩應用方面的與眾不同,應該與其自古就是歐洲一個重要商業與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息息相關。“天天趕集到科隆”這句諺語直到15世紀還掛在歐洲人嘴邊,可見當年這座被歐洲人稱為“購物天堂”的城市是何等風光。翻閱一下人類發展史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古往今來任何一個注重經濟活動以及制造業等發達的城市勢必都離不開鮮艷色彩的襯托,因為只有借助它們才能將商業的氣氛渲染與營造得更加人氣旺盛、熱鬧非凡。(轉自北京青年報
作者:陳靜)
(特約編輯 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