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列布尼科夫主編的《福布斯》雜志俄文版今年5月推出了俄羅斯富豪榜,引起了大亨們的普遍不
滿。
據俄羅斯媒體7月10日報道,當地時間9日晚,《福布斯》雜志俄文版主編保羅·克列布尼科夫在其莫斯科辦公室外突然遭到神秘槍手的槍擊,不治身亡。
克列布尼科夫是俄羅斯富豪們的嚴厲批評者,生前曾著書披露現已流亡英國的俄羅斯前金融寡頭私吞國家公款數億美元,在他死前兩個月,《福布斯》雜志俄文版推出俄羅斯富豪排行榜,聲稱在莫斯科的億萬富翁人數比在世界任何其他城市都多。
殺人之夜:槍手連開10槍
7月9日晚,位于莫斯科東北角多庫寧斯卡亞大街16號的《福布斯》俄文版雜志社大樓顯得空曠而又寂靜,只有主編克列布尼科夫的辦公室依舊燈火闌珊。當地時間晚上8點鐘(另一種說法稱當地時間晚上10時)左右,克列布尼科夫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最后一個離開了辦公室。
據目擊者稱,就在他走出辦公大樓,徒步走到多庫寧斯卡亞大街時,兩名持槍男子從路邊一輛深黑色拉達VAZ-2115汽車里突然探出身子,朝克列布尼科夫連開數槍。看到“獵物”應聲倒地后,兇手隨即開車揚長而去。

案發現場,一枚子彈殼散落在地
聞訊趕到的警察在事發現場找到了10枚口徑不同的子彈殼,克列布尼科夫身中4彈倒在血泊之中,當時他的神志依然清醒,甚至還可以用微弱的聲音向路人呼救。
臨終遺言:不知道得罪了誰
亞歷山大·古德耶夫是俄文版《新聞周刊》的一名編輯,平時與克列布尼科夫同在一個辦公大樓里辦公。槍案發生時亞歷山大正好路過事發現場。
看到同行倒在地上痛苦呻吟,他立即跑上去,試圖將克列布尼科夫攙扶起來。
亞歷山大事后回憶道:“我接連問了保羅好幾遍,好好想想有誰可能對他下黑手。可是他一再表示自己不知道,并且說最近一直沒有什么可疑跡象。
接著,他用微弱的聲音一個勁喊‘救救我’。“
救護車迅速趕到現場,但在救護車趕往附近醫院途中,克列布尼科夫終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
緊急追兇:行刺動機各有說法
槍案發生之后,莫斯科警方立即封鎖了現場。經初步鑒定,這是一起蓄意謀殺案。警方連夜啟動了“Vulkan-5”緊急計劃,全城搜捕兇手。至于兇手殺害克列布尼科夫的動機,警方發言人表示,最早得到7月12日才能公布初步結論。
雖然誰是暗殺這位新聞才俊的幕后真兇目前尚難定論,可是克列布尼科夫在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曾經得罪過大批俄羅斯金融寡頭卻是不爭的事實。
分析人士指出,鑒于各種利害關系,策劃暗殺克列布尼科夫的幕后元兇可能有二:一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流亡大亨別列佐夫斯基。二是不滿被《福布斯》“曝光家底”的眾俄羅斯大富豪。
但是,《福布斯》雜志俄文版主席馬克希姆·卡蘇林斯基告訴法新社記者:“我并不認為這起謀殺與我們過去已經發表的以及即將于下期發表的文章有關。至于謀殺者的動機,我也不清楚。”
同時兼任《福布斯》和《新聞周刊》兩份雜志俄文版的出版商列歐尼德·伯斯德斯基在接受莫斯科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從今年2月起,克列布尼科夫已經有近半年沒有進行任何“敏感性”的調查性采訪了。“也許這(暗殺)只是一種預防性的措施。畢竟有人不喜歡《福布斯》的報道風格。”
■夙敵 與俄富豪素有過節
揭“流亡大亨”腐敗丑聞
早在1996年葉利欽當政之際,克列布尼科夫便以一系列關于這位前總統身邊“紅人”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的報道而引起巨大反響。在當時的一篇文章里,克列布尼科夫報道稱,時任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副秘書長的別列佐夫斯基私底下竟然領導著一個犯罪組織。該報道經《福布斯》雜志發表后,別列佐夫斯基憤怒不已。1997年2月,他以肆意誹謗、詆毀名譽等多項罪名將《福布斯》雜志告上了英國皇家法庭。
可是克列布尼科夫此后依然我行我素,就在那起誹謗案還在審理之際,他又拋出了另一枚“重磅炸彈”——一本名為《克里姆林宮教父: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與俄羅斯的劫難》的專著。在這本書中,克列布尼科夫不僅指稱別列佐夫斯基私吞國家公款數億美元,還暗指后者卷入了殺害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的陰謀。2003年3月,《福布斯》雜志迫于各方壓力公開道歉并且收回了那篇文章,別列佐夫斯基這才撤銷了起訴。
讓富豪“露財”招致怨恨
今年4月,由克列布尼科夫擔任主編的《福布斯》雜志俄文版正式在俄羅斯發行。5月13日出版的一期列出當今俄羅斯最富有的100名富翁的名單。
排行榜中有36名個人家產超過億萬美元的巨富,他們的資產總和竟相當于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的1/4。該雜志評論說:“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都很難一次出現那么多的億萬富翁。”然而讓克列布尼科夫始料不及的是,他的這一做法招致了那些俄羅斯大亨們的普遍不滿。私底下他曾對朋友坦承,排行榜公布之后自己接連接到了好幾個威脅電話。
其實,俄羅斯的富豪如此懼怕“露財”有著許多難言的顧慮。一方面,普京拿霍多爾科夫斯基開刀早已起到了“殺一儆百”的效應,這讓那些動輒身價過億、富可敵國的富人本能地有了陰影。俄羅斯的富人階層由此成為了最隱秘的階層,他們對于個人資產諱莫如深。
另一方面,那些“金榜題名”的俄羅斯富豪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成色”來經受社會的考驗。對于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高收入階層而言,他們相當一部分財富來源于游離社會監管體系的“灰色地帶”,摻雜著濃重的冒險家和暴發戶的味道。從政策的角度看,大多富人因為沒有得到明確的制度保障而害怕浮上水面成為各種利益分割的“肥肉”。顯然,克列布尼科夫的那張排行榜是“犯了大忌”。
■人物
“他是最棒的記者”
據報道,現年41歲的克列布尼科夫是一名美國公民。他1963年出生在紐約一個俄羅斯移民家庭。
名校才子精通四國語言
由于家庭原因,克列布尼科夫從小在家里說的是俄語,可是他同時還會說流利的英語、法語和意大利語。1984年,克列布尼科夫以優異成績考入了美國名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修政治經濟學。1985年,他又在著名的倫敦經濟學院拿到了碩士學位,并于1991年攻下了博士學位。
1989年,他開始效力于世界頂尖財經雜志《福布斯》,主要從事俄羅斯及其他東歐國家的政經報道。在隨后的職業生涯中,他曾多次以俄羅斯商業領域的獨家報道著稱于世。
總裁嘆惜痛失“最棒記者”
當克列布尼科夫的死訊傳回了遠在美國紐約的《福布斯》雜志總部后,福布斯集團總裁史蒂夫·福布斯在震驚之余立即向全體員工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他在聲明中贊嘆“保羅是最棒的記者,他英勇、敬業而且執著……他非常了解俄羅斯。這是一個他深深熱愛著的國家”。麥吉爾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