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6月23日電(記者李嘉
林甦)在中國頒布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20周年之際,記者了解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積極發揮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的區位和經濟結構優勢,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03年,這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733
億元,成為中國西部脫穎而出的“黑馬”
廣西經濟已步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期,固定資產投資由1997年的480億元增加到如今的987億元,翻了一番;財政收入由163億元增長到341億元。2003年廣西完成外貿進出口31.92億美元,同比增長31%,實際利用外資6.8億美元,增長10%。
近年來,廣西交通和能源建設不斷加強,出省、出海、出邊高等級主干公路以及鐵路、沿海港口、內河港口建設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西南出海通道框架基本建成。國家“西電東送”重要基地建設全面鋪開,龍灘水電站已實現大江截流,沿海火電廠建設正式啟動,在建大中型電源項目裝機容量超過700萬千瓦。在重大項目建設牽動下,各地也推進了一批中小項目建設,僅去年全區新開工規模以上項目就達5399個。2003年,廣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國第九位,西部第一位;首府南寧市居民收入在全國36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城市中排位第14,居西部之首。廣西的扶貧開發取得歷史性成就,農村貧困人口發生率由1997年的9.7%下降到目前的3%以下,基本實現了縣縣通柏油路、鄉鄉通等級公路,村村通機動車路、通電、通廣播電視,86%的村委會通了電話。
編輯 張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