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6月22日電 亞洲合作對話第三次外長會議22日結束后發表了關于亞洲能源安全問題的《青島倡議》。
全文如下:
我們,來自巴林、孟加拉國、文
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科威特、老撾、馬來西亞、緬甸、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22國的外交部長和代表團團長們,齊聚中國青島,出席亞洲合作對話第三次會議。會議期間,我們就亞洲能源合作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討論,就一系列重要問題達成共識。
我們,支持2004年1月13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一次亞洲合作對話能源安全工作組會議和5月19至20日在菲律賓馬卡迪舉行的第二次亞洲合作對話能源安全工作組會議所達成的共識。
認識到,有必要保證安全、穩定、可持續的能源供應和需求。
意識到,能源安全直接關乎各國經濟發展、地區和全球的和平與穩定及子孫后代的福祉,對所有國家都至關重要。
認為,可持續、穩定的能源生產和供應符合每個國家的根本利益,是各國能源政策的共同目標和各國人民的強烈愿望。
強調,能源安全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只有通過坦誠對話、互利合作才能解決。能源合作應成為區域和國際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意到,亞洲在世界能源供需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地區既有世界主要的能源生產國,也有主要的能源消費國。亞洲具有開展可持續能源開發合作的良好機遇。
認識到,為進行有效的能源合作,應和其他國際能源論壇、組織及主管能源的部門和機構密切溝通。
重申,亞洲合作對話國家承諾將本著相互尊重、平等及互利互惠的原則加強能源對話與合作,為亞洲的可持續發展爭取穩定的能源保障。
我們決定,秉承亞洲合作對話之精神,自愿開展以下合作:
一、加強亞洲合作對話國家之間的能源信息交流,增加能源政策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二、鼓勵包括私營部門在內的能源勘探與開發合作。有關國家將通過協商,積極挖掘亞洲新能源潛力。
三、加強節約能源、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合作,特別是增加利用生物能源和清潔能源,并將能源利用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
四、加強開發和生產風能、生物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和商業合作。
五、加強農村電力普及合作,探討建立區域性電力網的可行性,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滿足地區能源需求。
六、鼓勵各國就國際能源市場交換意見,以促進對亞洲能源消費和生產國都公平的能源定價。
七、建設有益的投資環境,以吸引投資者在亞洲合作對話成員國的能源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八、亞洲合作對話成員國將根據本國的能力和國家利益,加強在建設石油/天然氣輸送管線等能源運輸方式及水電站等方面的協調與合作,推動探討建立高效的區域性能源運輸/傳輸網絡的可能性。
九、在充分考慮《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各國主權完整及各方安全關切的基礎上,通過對話與合作,維護重要能源運輸線路的安全。
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通過培訓和交流經驗,促進技術共享,以加強能源領域的能力建設。
十一、探討成立亞洲能源合作論壇的可能性。該論壇將落實本次會議的成果,包括探討開展亞洲能源合作的具體方式和領域,鼓勵所有國家及亞洲合作對話次區域的相關企業、協會和機構積極參加活動。論壇應是開放的,不限于亞洲合作對話成員國。亞洲合作對話能源安全工作小組將決定論壇在開展能源合作方面的職責。
茲于2004年6月22日于中國青島通過。
■花絮
同聲傳譯可聽可說 A CD首次啟用“發言系統”
在本次ACD外長會議上,我市分別從上海和深圳租來了兩套同聲傳譯系統,由外交部專業譯員為 A CD外長會議期間的5個會議提供同聲傳譯服務。據組委會技術人員介紹,本次我市使用的同聲傳譯系統不同于以往譯員口譯、接收器播放的“小廣播”系統,它首次在同聲傳譯中加入了最先進的會議“發言系統”。例如,在22國外長會議、中國-東盟外長非正式會議等會上,各國外長可以分別發言,并可以實現主席控制發言:一旦某位代表發言超時,主席可以隨時中止發言,其同聲傳譯也同時中止。記者劉承智閔妤
《亞洲合作宣言》強調合作
據新華社青島6月22日電 為期一天的亞洲合作對話( A CD)第三次外長會議22日在青島閉幕,與會22國外長或代表發表了《亞洲合作宣言》,一致表示要拓展和深化各領域合作,努力建設持久、和平與普遍繁榮的新亞洲。
宣言提出了深化合作的具體措施,包括:加強政治對話,增進相互信任;加強經濟合作,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確保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推動亞洲均衡發展;促進金融穩定,特別是發展穩定、良好的金融基礎設施;加強信息產業合作,縮小亞洲內部以及亞洲與世界的“數字鴻溝”;加強能源合作,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促進文化交流和不同文明間的對話,充分發揮亞洲作為古代文明發源地的優勢;加強旅游合作;共建“綠色亞洲”;加強公共衛生領域合作,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加強傳媒合作;加強亞洲公共、私人部門及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增強亞洲人民的大家庭觀念。
相關鏈接
亞洲合作對話第三次外長會議決定吸收蒙古、阿聯酋和伊朗為亞洲合作對話的新成員,并確定巴基斯坦為第四次外長會議的主辦國,卡塔爾為第五次外長會議的主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