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北京訊
得知淄博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丁霖已來到北京,準備給自己捐獻造血干細胞,正在北京道培醫院接受治療的上海戲劇學院青島籍女生孫珊珊有些激動。昨天,珊珊接受記者采訪時反復說,“我是幸運的,我希望這種幸運也會降臨到其他白血病患者身上。”
吉祥結讓她添勇氣
昨天清晨,記者在道培醫院門外見到了珊珊的母親倪連芝。與記者兩個月前見到的倪連芝相比,她瘦了,眼角皺紋也增加許多。“珊珊最近接受最后一次大劑量化療,她容貌變化比我大。”倪連芝“提醒”記者說。
珊珊所住的隔離艙在醫院8樓。記者來到8樓看到,病房隔離艙窗外懸掛著火紅的吉祥結。珊珊母親倪連芝告訴記者,“我給珊珊掛上吉祥結(圖),是想讓她知道有許多人在關心她,讓她有勇氣與病魔戰斗。”
昔日長發全部脫落
隔離艙外有兩層厚重的玻璃窗,記者透過玻璃窗,看到了只容納一人的狹小病房,珊珊正躺在病床上看書,見到記者,她高興地跳下床,“見到你們真開心。”她通過對講機與記者談話。
雖然事先有珊珊母親的“提醒”,當記者看到走近窗前的珊珊時,仍吃了一驚:她的頸部插有注射用的導管,原先一頭烏黑長發已蕩然無存,珊珊容顏有些憔悴,但她那雙大眼睛依然清澈,“我現在仍有些頭暈、惡心。我想家,想學校的老師和同學。”珊珊說。
移植手術周四實施
“這姑娘可要強哪。”負責照料珊珊的護士說,一般人難以忍受化療時的痛苦,但珊珊化療時卻一聲也不吭,閑暇時她最愛看書、唱歌。記者看到,珊珊手里拿的書是《三個火槍手》和《新概念英語》。
珊珊說,她要學火槍手的勇氣,另外,她還要把落下的功課盡快補上。
據悉,珊珊將于今天結束化療,明天專家們集中會診,醫院本周四將為珊珊做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特派記者徐勇馮琳攝影報道)
相關新聞
媽媽的熱血能救他!
劉振與母親干細胞配型6個基因位點相符在國內屬首例
早報訊記者昨日獲悉,17歲的劉振(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母親齊建華(圖為兒子做干細胞配型,結果竟與兒子血型完全吻合!這不僅在島城是首次,在國內也是首例。
劉振家住李滄東南渠湘潭路,是青島財經職業學校2003級通信2班的學生。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劉振家采訪。據悉,今年年初,劉振踢球時突然渾身發軟倒在地上,劉振到青醫附院血液內科檢查時,得知自己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醫生介紹,惟一的治療方法就是找到與劉振干細胞基因位點相吻合的人,將這個人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到劉振身上。
據了解,造血干細胞配型一共有6個基因位點,一般需要4個點配型成功就可以做干細胞移植手術,即所謂的“半相合”,成功幾率僅為10萬分之一;6個點全都配型成功的,在全球都微乎其微。
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山東分庫青島市組織配型實驗室焦淑賢主任向記者介紹,劉振媽媽齊建華的干細胞標本有6個基因位點與劉振相符。據了解,在以往我國的臨床醫學實踐中,從未發現有人造血干細胞與自己的直系親屬能有6個基因位點相吻合。(記者湯志良攝影報道)
鏈接
做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如果不出現感染,至少需要30萬元。劉振的父親是一家鄉鎮企業職工,母親也是名普通職工,家里多年積蓄加上借款總共不到9萬元,劉振家打算把價值10多萬的房子賣了,但離手術總費用仍相差甚遠。
進展
丁霖昨接受動員劑注射珊珊母親委托記者轉送他一捧鮮花
早報北京訊為珊珊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丁霖已于上周日到達北京,昨天是丁霖接受手術前首次注射動員劑的日子。因中國紅十字會要求,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與受捐者不能見面,珊珊母親倪連芝昨天買來一捧火紅的康乃馨和百合花,請記者轉交丁霖。記者看到在鮮花中插的賀卡上寫著:“您熱血的饋贈讓我們感動,我們將永遠銘記這段情義。”
離開道培醫院,記者趕到北京307醫院將鮮花轉交給丁霖。“我是雙喜臨門啊。”丁霖邊接受動員劑注射(右圖)邊對記者說,半個多月前,妻子為他生下個胖小子,如今他又來到北京為珊珊捐獻造血干細胞。“我是名醫務工作者,能挽救患者生命是我這一生中最值得紀念的事情。”“丁霖在我們淄博是新聞人物。”陪同丁霖前來北京的淄博市紅十字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丁霖進京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情在當地引起關注,淄博市所有的新聞媒體全部派出記者跟隨采訪。(特派記者徐勇馮琳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