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是一個新聞選題,而是一個對于房地產發展方向的思考。    為什么是社區
   在中國的部分城市,關于社區的話題已經
融入了房地產開發的各個層面。    在很多人的眼中,社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住宅單元,它更多意義上體現著人與人之間一種友好、理解、共同進步的和諧關系。只有在這個意義上,社區才成為社區。
   而在青島,部分開發商提出的社區只是從建筑的層面提出的一個概念,“北部首席社區”等提法只是一個吸引購房者的賣點。
   “社區地產”是個“泛社區”的定義,從最初的小區演變發展到社區,社區是指具有相同人文底蘊、生活背景、文化氛圍的居民居住體組合而成的,它包括學校、醫療、飲食等各方面的因素。
   一個良好社區的標志,不是某些“在場者”的表演,而是全體居住人全部“在場”;而社區管理好壞的標志不是對“在場者”的支付,而是對全體社區人的支付。
   市場最為民主,市場代表著先進的力量。我們的消費者有選擇的自由,現在他們正在選擇的焦點是社區。
   社區的靈魂是氛圍和文化
   富有生活氣息的社區文化能夠吸引更多的置業者,于是一些軟件方面的建設逐漸得到了重視,開發商開始對小區的居住氛圍、鄰里關系投入了比以往更多的熱情和精力。
   隨著市場的成熟和置業者的理性,房地產業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加大,現在除了建筑產品自身因素,更重要的還是社區中溫情的生活氛圍和格調,社區文化成為標簽,詮釋了項目的特色也為企業品牌添色。
   建設社區文化對樓盤銷售和企業品牌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重視,需要根據樓盤和環境的建筑特點、居住人群特性,由開發商和業主共同發掘、積累,逐漸形成有自己特點的居住文化氛圍。
   就房地產開發來說,社區的構成已不僅僅是某一圈定的區域內所居住的一定數量的人群,更重要的是區域內所體現出的人文關懷、文化特色,人們在其所居住的區域能夠享受到怎樣的精神生活。社區其實是給居住在此區域內的人們提供一個交往、交流的平臺。
   就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文化一樣,社區的發展也不能沒有社區文化。因此,發展商在其樓盤的開發建設初期,就必須有“經營企業”的意識。
   迎接社區時代
   進入社區時代有幾個典型的特征:一是發展商的心態。更多的發展商將社區作為一個新的舞臺,在社區這個舞臺上孜孜以求,宏圖大展。二是消費心態。越來越多的置業者更愿意選擇大社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社區”正顛覆傳統的“地段論”。
   社區,暫不論是社會行為還是地產行為,但已經以其無可比擬的平臺優勢成為城市文明、城市機理的重要組成。甚至如果“文化立市”是一種精神范疇,那么這種意識流則需要一個嶄新的平臺對接:那就是“社區立市”———社區平臺。
   在建筑時代,曾經有過多少建筑師的靈光一現,成就了一個個崛起的“熱銷現象”、“地產品牌”,但往往“靈光一現”后就是“曇花一現”。
   但在社區時代,地產企業的價值和定位、地產企業的成熟度、地產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在成熟社區的背后,無不蘊藏著一部鮮活動人的地產品牌發展史,其中發展商的耐力和實力,以至于酸甜苦辣,一個個地產企業品牌在一部部長長的時間簡史中得以歷練、得以醇化!
   和諧、關愛、成長,這三個詞是某社區制定的社區文明主題詞,也是任何一個關注社區的人的最樸素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