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6月3日電 (記者 劉海民 溫閩
呂福明)截至2003年底,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總額超過110億美元。對外投資已成為我國企業參與經濟全球化,形成跨國公司的重要形式。
2日舉行的第三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上,中國商務部合作司境外投資企業處處長彭南峰分析說,目前中國
對外投資呈現以下五大特點:
一是投資規模逐步擴大。截至2003年底,經商務部含外經貿部批準和備案的對外投資設立的企業7470家,中方協議投資額114.3億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貿易企業489家,中方協議投資額13.07億美元,每年帶動原材料、散件、零配件出口26億美元。
二是投資區域日益廣闊。我國對外投資目的地從上世紀80年代集中于美、歐、日、港澳等少數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到周邊國家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東歐、獨聯體等廣大發展中國家,遍及168個國家和地區。
三是投資領域不斷拓寬。我國對外投資已由初期的進出口貿易、航運和餐飲等少數領域,拓展到加工制造、資源利用、工程承包、農業合作和研究開發等國家鼓勵的領域。目前,服務貿易、生產加工、資源開發為我國對外投資的三大支柱領域。這三大領域的中方投資額共占中方對外投資額的92%。
四是投資主體日趨優化。我國對外投資主體從初期以國有外貿商業公司和工貿公司為主,轉變為目前已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為主體。其中,中央管理的企業及沿海地區的企業在對外投資中日益發揮主導作用。2003年,中央管理的企業對外投資占中方投資額的49%,沿海地區企業占43%,中央企業平均投資規模超過1500萬美元。
五是形式日趨多樣。我國對外投資從建點、開辦窗口等簡單方式,發展到投資辦廠、資源開發,并開始采用收購兼并、股權置換、境外上市和建立戰略合作聯盟等國際通行的跨國投資方式。2003年,我國以并購方式的投資額8.34億美元,占去年中方投資額的40%以上。
彭南峰預測,今后我國企業對外投資還將快速增長,對外投資便利化程度將不斷提高。政府將創造更加寬松的外部環境,為企業提供財政、金融、外匯、稅收等國際通行的投資促進服務。企業作為投資主體的市場地位將進一步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日漸增強。(完)
責任編輯: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