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王麗特別愛吃蝦,因為她爸爸就是養蝦的。可有一天,她的陰道里流出了鮮血,胸前也長出了小乳房。到省婦幼保健院看了專家門診,才得知她出現了月經。
4歲的張凱特別愛吃菜,自家大棚里一有了稀罕果菜,他就讓媽媽摘回很多,總要一次吃個夠。可是有一天晚上睡覺時,他的小雞雞竟變得硬硬的。媽媽將他小
被子上的白斑拿到醫院化驗,發現竟是一滴精液。
7歲的李穎特別討奶奶的喜歡,奶奶把叔叔、阿姨帶來的營養品全給了她。她最愛喝蜂王漿,每天都要喝五六支。結果有一天,她的下身長出了陰毛,小乳頭也變得黑黑的……
有關調查顯示,近年來少兒性早熟現象日漸突出,而且以外源性性早熟為主。
“外源性性早熟就是指兒童攝入了過量的激素,女孩8周歲以前乳房開始發育,10周歲以前出現月經;男孩10歲以前出現睪丸等第二性征表現,即可診斷為性早熟。”全國著名的少兒健康專家、省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鄒麗潔告訴記者。
據了解,性發育就是性腺的發育,性腺通過產生性激素,刺激生殖器的發育,促使人產生性欲,并促進第二性征的出現。一般情況下,青少年到了十三四歲,性腺才逐漸成熟,隨之出現不同的第二性征:女孩乳房隆起,乳頭突出,陰部長出陰毛,骨盆逐漸寬大,顯出女性優美的體態,同時開始月經來潮;男孩則出現睪丸發育、陰莖增大并容易勃起、長出陰毛和胡須、變聲,甚至排精。
臨床統計資料顯示,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感染、顱腦外傷等可造成真性性早熟;卵巢或者睪丸腫瘤、卵巢囊腫、腎上腺皮質腫瘤或腺瘤等可引發假性性早熟。誤服含有性激素的藥物或長期服用滋補品,也會產生假性性早熟。近年來人們還發現,性早熟也有遺傳因素。
有關調查顯示,洗滌劑、農藥及塑料工業向環境排放的物質及其分解產物,可在自然界產生一系列類激素污染物;曾大量施放的有機氯農藥,在自然界降解到一定程度后,被發現具有雌激素樣的活性。環境類激素污染物也可作為假性性早熟的直接病因。
專家指出,人的自然壽命是發育成熟期的5~7倍,發育成熟越早壽命就越短。同時,由于性早熟兒童骨骺提前閉合,所以最終身高往往比正常人矮小。
那么,如何預防兒童性早熟呢?
專家鄒麗潔建議,保證飲食營養平衡,并盡量從天然的動、植物食物中直接攝入營養最為關鍵,也盡量不要吃含有激素的滋補保健食品。對部分“兒童增智”滋補品的實驗證明,其中確實含有性激素。人參和蜂王漿、雞胚、冬蟲夏草等,都可引發兒童性早熟。
以炸雞腿、雞塊為主食的“洋快餐”,專家也建議兒童少吃。因為市場上存在大量的激素催長雞和催生魚蝦,過量的激素可催人早熟。女性使用的豐乳膏及口服避孕藥等含有激素的藥物,應遠離兒童密封保存,否則誤服易誘發兒童性早熟。
當兒童性早熟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的時候,責難任何人都不是我們的目的,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從每一個人做起,努力降低兒童性早熟的可能,才是我們的初衷。(文中少兒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