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5月27日電 中國政府27日在此間發布《中國政府緩解和消除貧困的政策聲明》。聲明強調要著力保障特殊貧困群體的權益。
聲明說,中國將按照同等優先的原則,積極支持貧困婦女參與實施扶貧項目,婦女參與人數占所有參與人數的比例不低于40%。加快全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少于10萬)
貧困地區的脫貧步伐,力爭先于其他同類地區實現減貧目標。進一步幫助殘疾人康復、就學和就業,對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實施救治和關懷政策,創造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條件。
聲明指出,中國將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按照“應保盡保、分類施保、社會發放、信息管理”的原則,完善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有條件的地區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健全特困群體的醫療、住房、子女入學等救助制度,努力使貧困人口享受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基本保障。
聲明說,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推進扶貧開發,力爭到2020年貧困人口基本實現小康。
聲明說,中國將多渠道增加扶貧投入,繼續安排并逐年增加財政扶貧資金。從政策上引導各類金融組織為貧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務,積極穩妥地開展小額信貸。
同時,中國將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對欠發達地區的投入。組織各級政府機關定點扶貧,開展東部沿海發達省市與西部欠發達地區協作扶貧。廣泛動員和組織非政府組織、私營部門和社會各界參與扶貧行動。
聲明說,中國將大力推進開發扶貧,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尊重貧困人口在扶貧開發中的主體地位,發動和組織貧困人口參與扶貧決策、項目實施,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善生存環境,增加經濟收入,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聲明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創業和就業、支持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開發扶貧的具體目標:在2010年前,除條件極端困難的地區外,基本解決農村貧困地區的人畜飲水困難問題,實現行政村通電、通路、通郵、通電話、通廣播電視。到2010年,力爭貧困人口家庭至少有一名勞動力掌握1門就業(或創業)技能并實現就業,使國家重點扶持貧困區域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不低于全國農民的平均水平。在2010年前,確保貧困地區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努力做到貧困鄉有衛生院、貧困村有衛生室,貧困地區的主要傳染病和地方病得到基本控制,孕產婦死亡率、嬰幼兒死亡率以2000年為基數分別下降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徐松
孫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