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特稿
當地時間5月24日,就在法國戴高樂機場發生坍塌事故后不久,2E候機廳的墻壁、屋頂等架構繼續出現新的裂痕,為了避免繼續發生事故,工作人員和事故專家已經被限制進入候機廳。機場負責人表示,徹底拆除2E候機廳的費用高得驚人。
對于目前普遍懷疑的“為了趕工期提前結束建設”的猜測,負
責施工的休伯特·豐塔內爾已經表示,整個建設都是按照計劃嚴格進行的,根本不存在提前工期的情況。不過,有消息說,2E候機廳工程建設期間,法航工會和機場就一直在催促進度,希望趕在當年夏天高峰期前交工。
關于此次失事原因的第二個主要猜測就落在了設計師安德魯的身上。目前,已經有專家對設計方案進行了質疑。據悉,在2E候機廳這個640米長、33.5米寬的大廳中,沒有使用任何內部支撐結構。這樣一來,候機廳的鋼、混凝土一旦由于熱脹冷縮產生裂變,就會導致坍塌事故發生。
對于第二種猜測,豐塔內爾也表示,雖然候機廳的設計十分前衛,但在建筑過程中實施了嚴格的技術要求,使用的也是水泥等傳統的建筑材料。而且,施工隊伍也是嚴格按照安全標準實施的。至于真正的原因,目前誰也不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只有等到最終調查結束后才能大白天下。
當坍塌事故的消息傳出的時候,2E候機廳的設計師安德魯正在北京實地監察已經接近尾聲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建設工程。對于自己設計的建筑發生坍塌,安德魯深感震驚。在乘坐飛機返回巴黎前的幾個小時,安德魯再次仔細檢查了國家大劇院的工地。
抵達戴高樂機場后,安德魯就被法國記者包圍了起來。在接受法國《人道報》采訪時,安德魯說:“我現在還不想對此進行解釋,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目前,戴高樂機場中已經進駐了兩個調查小組。一個由設計專家組成的小組專門負責調查此次失事的原因;另一個由法律人士組成的小組則開始檢查所有建設、經營、維護2E候機廳的公司資料,察看這些公司是否對此事負有責任。
責任編輯: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