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煙臺5月24日訊 從現在開始,我省爭取用4年左右的時間,使農產品市場安全準入制度在全省基本推開,有效遏制制售有毒有害農產品的行為,讓人民群眾的農產品消費安全基本得到保障。這是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省市場監管與升級改造工作現場會上了解到的。
據介紹,這次農產品市場安全準入制度實施的范圍囊括
了全省縣以上城區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主要零售市場和大型商場、超市的農產品銷售區。首先從肉、菜兩類群眾最關心的農產品抓起,逐步延伸到水產品、豆制品、乳制品、糧油和果品以及其他產品。今年首先在17市城區開展農產品準入試點,每個市選擇市政府所在地的1—2處農產品批發市場、3—5處主要農產品零售市場和商場、超市進行試點。在各地試點的基礎上,再在17市城區基本推開,并在縣城進行試點,力爭到2007年在全省縣城以上城區具備條件的市場基本推開農產品市場健全準入制度。
省工商局局長李華理說,建立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重點要加強對上市農產品的質量檢測,建立健全市場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推進“場地掛鉤”、“場廠掛鉤”等形式,引導農產品市場與優質農產品生產基本建立相對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此外,還要完善索證索票等行之有效的市場準入制度,凡進入市場銷售的農產品必須提供反映產品質量合格、進貨渠道合法的相關材料等。
據了解,截至目前我省在各類農產品市場已設立了127個農產品質量安全固定檢測點,濰坊、威海、東營等市已配備了16輛農產品質量流動檢測車。今后,全省各市都將配備農產品質量流動檢測車,在各類農產品市場設立固定檢測點。(王建國 曹國恩 李小齊)
責任編輯:趙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