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剝離社會職能終于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5月18日,中國石化集團所屬勝利油田后勤公司的一位人士向CIEN記者證實,今年10月前,勝利油田所辦基礎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小學校)和油田公安機關——山東省濱海公安局將從油田系統剝離,交由地方管理。
“這次的剝離工作不僅僅是勝利油田一家,還
涉及到齊魯石化等其它6個大型企業,這7個企業都是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直屬企業。這是中央企業剝離社會職能工作邁出的一大步!边@位人士如是說。
尚方寶劍
勝利油田顯然不會打無準備的仗。
今年4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下發了《關于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即國辦發[2004]22號文件),這份發給各。ㄖ陛犑、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和各直屬機構的文件將中石油、中石化、東風汽車公司列為試點企業,要求從2004年1月1日起,將中石油、中石化和東風汽車公司所屬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學校和公安、檢察、法院等職能單位,一次性全部剝離并按屬地原則移交地方管理。其它社會職能的剝離,由企業和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協商決定。
在隨后的4月28日,財政部和國資委聯合召開了中央企業剝離社會職能試點工作會議,作出具體部署。
山東首役
中央會議結束不久,山東省就開始了行動。
5月14日,在駐山東中央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試點工作會議上,山東省政府確定,首先接收勝利油田等7家企業的部分社會職能,完成時間定在了10月份。
山東省內有著為數不少的特大型礦區企業。由于歷史原因,這些企業長期自辦教育。以勝利油田為例,自辦教育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目前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基礎教育體系,共有中小學校63所。這些學校分布在山東省5市9區(縣),由勝利油田統一管理。
同樣,油田公安機關雖然名為山東省公安廳的直屬機構,但由于石油產業的特殊性,實際上也是由勝利油田管理。
齊魯石化等6家企業的情況與勝利油田類似。
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王先生對CIEN記者說:“對被剝離單位的員工來說,最大的區別在于身份的改變。剝離以前,員工是企業職工身份,移交地方后將轉為事業單位職工或公務員身份,職工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范圍、性質和標準都將隨之進行相應的改變!
地方埋單?
許多人擔心,剝離工作完成后,這些被剝離單位將加重地方財政的負擔。
“雖然被剝離單位到地方后,地方財政的壓力增大了,但是,如果加上企業的補貼和財政的轉移,這應該不是一個大問題!睎|營市財政局的張先生顯然有不同看法,“不過,具體的補貼政策目前還沒有下來。”
據了解,為了剝離教育等社會職能,去年,中石化高層曾提議,中石化放棄稅收返還(2000年中石化赴港上市時得到的特殊稅務優待),國家財政從這些“稅收返還”中拿出一部分,作為各地政府接管這些部門的補貼,一次性解決中石化系統學校等移交當地政府所形成的問題。此次地方政府得到的財政轉移支付正是來源于此。今后幾年,這些單位還會得到以前所屬企業的補貼。
負擔超重
記者從財政部了解到,根據資料統計,截至2002年末,全國國有企業自辦各類社會機構有2.8萬多個,其中,中小學校1.1萬多所,公檢法機構3000多個,醫療機構6000多所。在這些社會機構中,中央企業辦社會機構有1.22萬個,占43.6%。全國國有企業2002年支付所辦各類社會機構的補貼額456億元,其中,中央企業支付的補貼額為352億元,占77.2%。
“富余人員過多,人工成本不堪重負,是中國部分中央企業依然面臨的現狀。這種現狀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笔锥冀洕Q易大學的蔣澤中教授對CIEN記者說。
中央企業又以中石化、中石油、東風汽車公司等特大型企業的情況最為嚴重。目前,中石油承辦的各類社會職能單位有997個,企業2002年用于這些單位的經費補助支出66.7億元;中石化和東風汽車公司的這一數字分別為876個,49.4億元和41個,2.1億元。中央企業的壓力可見一斑。
由此,山東央企“瘦身”,對各地央企、地方而言有著標本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