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濟南5月18日電(孫正武、范長國)倍受人們關注的日照海曲漢墓出土文物,經過文物專家近兩年的搶修整理,18日在山東省日照市博物館正式向社會展出。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2002年開始發掘,先后發掘出土陶、銅、漆、木、竹、玉、鐵、角器等隨葬品1200余件。其中發掘出的500件漆
木器,是山東考古史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據介紹,海曲漢代墓地因墓葬保存完好、出土文物精美、埋封方式獨特被評為“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這次展出的珍貴文物有150余件,特別是展出的漢絹,文飾清晰,色彩華麗,保存完整,反映了漢代紡織手工業已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水平,說明了漢代海曲縣是當時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地區之一。
據專家介紹,日照海曲漢墓的許多問題尚未定論,給人們留下了思考和研究的余地。海曲漢墓的繁華已經被考古專家定性為中國北方的重大考古發現,并引起了國內外眾多史學、考古學研究者的關注。海曲漢墓的發掘對研究魯東南沿海一帶葬制葬俗意義重大,是山東漢代考古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完)
責任編輯: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