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大連4月27日電 上午從大連出發,午飯可以在日本或是韓國吃,下午進行訪問活動,晚上就可以回到大連。對于大連市長夏德仁來說,這是一個標準的一日圈。
正在大連參加中日韓地方交流與區域經濟發展研討會的大連市市長夏德仁2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我覺得到日本、韓國不像出國,
甚至比國內出差都方便。”從大連到日本福岡需要一個半小時的空中航程,到東京不過兩小時二十分鐘,而從大連到韓國漢城只要五十分鐘。目前,從大連飛往日本和韓國的航班每周多達六十多個。韓國地方政府國際化協會常任理事李甲英先生認為:“由于現在交通和通信的發展,韓國、日本和中國的東部城市已形成一日生活圈。”李甲英告訴記者,在韓國,平時擺上餐桌的蔬菜、水果、海產品、芝麻油大部分來自中國。
在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日本全日空和日航的貨運航班自從開通以來一直生意紅火,上午從大連裝載的新鮮海產品,中午就會出現在日本的餐桌上。
在韓國或是日本工作,周末去煙臺、青島、大連打高爾夫球已成為不少韓國人、日本人喜愛的休閑方式。韓國蔚山廣域市駐長春海外辦事處所長李相銀先生說:“在煙臺打高爾夫球比韓國便宜三分之二。”喜歡自然風光的李先生還游覽了中國許多名山大川。
對于中國東部城市的許多人來說,日本的動畫片、韓國的言情劇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在繁華的商業街上,衣著入時的年青人和東京或是漢城的年青人幾乎沒有區別。日本料理、韓國烤肉招徠喜歡變換口味的中國美食家們,吉野家牛肉飯甚至成了中國一些孩子們喜歡的快餐。“中日韓一日生活圈的形成其實是三國經濟合作發展的結果。”金融學博士出身的大連市長夏德仁認為,“經濟的發展、投資貿易的往來,帶動生活的變化、文化的交流,這種趨勢將會有增無減。”
2003年,中國與日本、韓國的貿易額分別達到1335億美元和632億美元。“過去20-30年間達到持續高速增長的韓中日三國,如今已成為繼歐盟與北美地區的世界第三大經濟中心圈,但也是唯一沒有形成地區經濟協作體的地區。”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長金寬容說。現在,中日韓從政府到民間,都在積極探索建立這樣一個經濟協作體。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李輝說,中日、中韓目前已分別締結友好城市223對和75對。2003年,中日、中韓人員往來分別達306萬和250萬人次。日本札幌市副市長田中賢龍說“札幌市民感到沈陽非常近。”1980年札幌市與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沈陽結為友好城市。沈陽的孩子在札幌市民家坐客體會日本民風,成為孩子們人生中難忘的經歷。
“我們不是對手,而是合作伙伴。”李甲英說。他的兒子曾在日本和美國接受教育,現在韓國LG上班,他的理想是到中國做生意,并且娶一位中國姑娘。(趙華
董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