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阜陽4月27日電 國務院赴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聯合調查組連日來對阜陽地區1歲以下人工喂養嬰兒進行了體檢和營養狀況普查,對劣質奶粉生產窩點及其生產原料進行了現場調查,初步查清劣質奶粉中蛋白質等營養素全面低下是造成嬰兒
患病的重要原因。
根據這次調查,阜陽市2003年5月1日以后出生、以奶粉喂養為主的嬰兒中沒有嚴重營養不良的嬰兒,共有輕中度營養不良嬰兒189例,且與食用劣質奶粉有一定的關系。
衛生部、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和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對回收奶粉進行的檢測結果表明,多數奶粉蛋白質、脂肪含量嚴重不足、微量元素含量極低,產品標示的使用方法不準確。總體上看,本次回收奶粉大多數為不合格產品,產品的各種營養素全面低下,有的甚至完全沒有。“蛋白粉”“牛初乳”吃不得
專家:兒童奶粉蛋白質含量宜為10%至20%據新華社北京4月27日專電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丁宗一教授說,兒童奶粉中蛋白質含量應在10%至20%之間,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營養健康,近期出現的“蛋白粉”“牛初乳”等產品屬商家惡意炒作,應嚴禁用其代替母乳喂養兒童。
丁宗一說,兒童奶粉中蛋白質含量過低,就等于給新生兒只喝白水、不喂飯;而蛋白質含量過高,會增加新生兒的腎臟、肝臟負擔,一樣對身體產生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