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聶曉陽、李驥志/伊拉克巴格達報道
每個伊拉克人都猜想,薩達姆制定的計劃是用游擊戰摧毀進入巴格達的美軍。但是,這個計劃本來就不存在。
指控人民背叛薩達姆是不恰當的。盡管媒體和輿論都猜測有人背叛通敵,但是這些指責都沒有得到認定。真正意義上的通敵并沒有出現。
5月1日是美國總統布什宣布伊拉克戰爭主要戰事結束一周年的日子。
一年前的今天,聯軍經過短暫和零星的抵抗后,輕而易舉地攻入巴格達,推翻了統治伊拉克近30年的薩達姆政權。
薩達姆政權為什么如此不堪一擊?巴格達為什么沒有出現一些人預料中的頑強抵抗?一年后的今天,《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獨家采訪了一批伊拉克學界和軍界人士,終于解開了這些縈繞在眾人心頭一年之久的謎團。
政權不是被導彈打垮的
從最近的種種跡象看,摧毀薩達姆政權一直是布什政府矢志不渝的目標。但是直到伊戰結束,大多數人都不相信,華盛頓會如此輕易得手。
戰前幾個月里,薩達姆每天都宣揚,說伊拉克將成為侵略者的墳墓,他那裝備精良的軍隊、共和國衛隊、武裝警察和復興黨成員將終結美軍。但是事實正相反,美國人一到巴格達郊區,這個政權就迅速瓦解了。
“伊拉克前政權的倒臺是它對國際局勢變化一無所知的結果。”巴格達大學政治學院政治思想系主任賈比爾·哈比卜·賈比爾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它在最后一刻也不相信,美國會進攻伊拉克。”
他的同事,該校國際研究系主任哈米德·什哈卜博士也持相同的觀點,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伊拉克一年前所發生的事情是伊拉克前政權對國際形勢,尤其是對美國和聯合國態度的錯誤判斷的結果。”
伊拉克前通訊社負責人、資深時政觀察家穆赫辛·侯賽因與記者座談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這事哪怕是想一想都會覺得天真:一個經歷了兩場戰爭、13年國際制裁和封鎖、國防預算只有美國的千分之二的國家能夠在一場常規戰中將勢力強大武器先進的美國擊敗。但是以薩達姆·侯賽因為核心的前伊拉克政權就曾經寄希望于這種奇跡的出現。
本來,政府各部門戰前都得到了尋找臨時辦公駐地的通知,但是戰爭爆發后前新聞部長薩哈夫卻告訴他手下的主要官員無須尋找臨時駐地。他告訴他們,敵軍將會撤退,不會攻到他們面前。
糟糕的是,伊拉克軍隊也有人這樣想。
和薩達姆一樣,伊拉克軍隊的指揮官們以為這場戰爭會是1991年海灣戰爭的重演,即經過長久的空襲和隨后的地面進攻,美軍因傷亡慘重、阿拉伯世界和國際輿論的譴責、國際社會的斡旋而被迫停止戰爭。
可并非所有軍隊的人都有如此樂觀的看法,他們對局勢十分清楚。侯賽因告訴記者:“一個前軍隊的軍官對我說,他手下的士兵70%都在4月3日之前跑掉了,他本人也知道,根本沒有獲勝的機會,所以讓他們走了。他說,他們根本沒有反抗就撤退了,因為每個人都知道美軍會勝。”
什哈卜博士認為,前政權迅速倒臺的另一個原因是領導層和人民之間的隔閡。“伊拉克人遭受了35年的壓迫和獨裁,他們被剝奪了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由于這種隔閡,人們當然不會站起來保衛前政權。”他說。
伊拉克人原本希望薩達姆能夠有所作為,使他們免受戰亂之苦,但是薩達姆什么都沒做。每個人都清楚薩達姆不可能對抗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而最后美國人的確憑借這種優勢贏得了戰爭。如果人民喜歡薩達姆并且忠于他,他們就會拼死保衛他的。
“前總統和人民之間沒有信任可言。這造成領導層脫離軍隊指揮層,使他們之間產生隔閡。因此,軍隊最終沒有完成它應該完成的任務,反而導致翻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侯賽因這樣分析。
前貝克爾軍事學院院長阿摩爾少將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兩年前,我曾向薩達姆遞交過一份報告,提出美國是肯定要攻打伊拉克的,戰爭不可避免。”
在報告中說,他建議做好迎戰準備,封鎖一切美軍有可能入侵的邊界。報告重點提出,應在從沙特邊境到約旦敘利亞邊境一線布防。他當時就幾乎斷定,侵略軍首先會從這一帶發起進攻。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最后戰爭打響時,這一帶居然無人防守。但是,阿摩爾報告沒有遞到薩達姆手里。
“薩達姆這個人心理不健康,總是夢想自己什么都能辦到。因此,他總是把自己的思想建立在幻想之上。我猜想,美國對他的秉性十分了解,使他自高自大也是美國入侵計劃的一部分。這樣,薩達姆的舉動實際上正遂了美國人的愿,促使美國的入侵計劃一步步推進。在我看來,戰爭打響之后,伊拉克國內實際上根本就措手不及,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他說。
賈比爾告訴記者,1997年之后,薩達姆更加封閉,連親近的顧問的話都不怎么聽了。他只聽他愛聽的話,不聽真話。這種封閉使他對人民的實際情況一無所知,他以為人民會保衛他。實際上,正相反,2500萬民眾被12萬美軍士兵征服了,如果他們都忠于前政權并且決心保衛它的話,這種結果是永遠不會出現的。
阿摩爾少將告訴記者:“我可以以我親身經歷來告訴你,迅速垮臺不是因為戰爭,而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垮臺的是政權,而不是軍隊。倒臺的原因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軍事方面的原因是最次要的,它僅僅是一個結果。”
在他看來,一個國家的政策應當與它的國力相當,但是伊拉克前政權的政策卻超出了國家本身的實力,給人們造成了假象,使人們認為伊拉克很強大。實際上,前政權在戰爭之前就垮臺了。美國坦克不是推翻伊拉克政權的原因,其原因是前政權自身有很多弊病。
“薩達姆只關心自己,他不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伊拉克的理念和美國的理念有很大差別。自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以來,政治和軍事之間產生分歧。伊拉克的軍事將領知道應該怎樣做,但是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沒有機會去運用這些理念。無能的軍官得到了重用,這很令人喪氣。”阿摩爾對記者說。
侯賽因認為,毫無疑問,過去20年間薩達姆發動兩場戰爭導致的伊拉克經濟惡化也是其政權迅速倒臺的一個主要原因。
所以,正如巴格達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哈菲德·阿爾萬·哈馬迪所言,“前政權垮臺是有許多內外因素的,它不是被導彈一下子打倒的。”
庫賽對軍事一無所知
薩哈夫一直告訴世界,“巴格達會讓美軍吃大虧,我們強大的共和國衛隊會讓他們就地消失。”巴格達的確讓美軍吃了大虧,可不是在戰爭中,而是在戰爭結束近一年的今天。
對于伊拉克“心臟”巴格達迅速落入聯軍手中的原因,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的各位專家和軍人都不約而同指出,用人不當是導致巴格達迅速陷落的重要因素。
哈馬迪教授告訴記者:“讓一個只有法律學位而沒有任何軍事經驗的人統領軍隊對抗美英職業軍隊根本是無稽之談。薩達姆的兒子庫賽應該為戰斗失利負全部責任,他擾亂了軍事行動,令伊拉克軍事將領大為失望。”
對此,伊拉克前國防部參謀官塔哈·加納姆少將深有同感,他說:“作為薩達姆國防部總部的參謀官,憑借我多年的戰場經驗,我可以肯定地說,巴格達迅速陷落一點也不奇怪。”
在他看來,戰爭是意料之中的。為此,伊拉克國內做了準備工作,城市采取了加強防御的措施,比如戰爭動員、加固堡壘、分發彈藥和制定防御策略。“我們的戰略是,重點防守重要的城市,不在次要的城市浪費精力,大城市優先。伊拉克被分成四個區以應付通訊被切斷后的局面。但是遺憾的是,這些地區的指揮官都是文官而不是軍官,這給擅長打仗的軍隊將領們造成了很多麻煩。”
他告訴記者,就巴格達而言,當時不允許國防部制定防御和戰斗計劃,把國防部邊緣化,把重任交給了薩達姆的兒子庫賽掌管的共和國衛隊。而庫賽對軍事一無所知,他只是一個法律學校的畢業生,頂多只在一些和安全有關的機構呆過幾天。
令人奇怪的是,共和國衛隊的指揮官根本就沒有為保衛巴格達而做切實準備,只有一些紙上的計劃。“即便是這些紙上計劃,也不是真正針對聯軍強大進攻的防御計劃。”
加納姆少將認為,聯軍有強大的作戰、諜報和技術力量,不能用常規方法來對抗。但是庫賽他們的做法卻令人大跌眼鏡。
于是,所有不該發生的事情都發生了。敵軍沿著伊拉克軍隊沒有充分部署防御部隊的路線前進,加上空中優勢和伊反對派的幫助,得以迅速取勝。
加納姆說:“據我所知,伊拉克國防部制定了保衛巴格達的計劃,但是請求中央領導批準的時候遭到了拒絕。我明白,庫賽告訴過國防部:保衛巴格達是共和國衛隊的事,國防部無權插手。”
國防部一直確信,庫賽從未制訂保衛巴格達的真正的作戰計劃,部署在巴格達的那一點點部隊只能稱作“干擾部隊”而稱不上是“防御部隊”。所以,一旦聯軍攻入巴格達,共和國衛隊陷入癱瘓狀態,無法執行保衛巴格達的任務。
每個伊拉克人都猜想,薩達姆制訂的計劃是用游擊戰摧毀進入巴格達的美軍。但是,這個計劃本來就不存在。
阿摩爾少將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薩達姆根本就沒有認真制定計劃保衛巴格達。依靠共和國衛隊,而不是常規軍來保衛巴格達,本身就是個錯誤。
“即使庫賽制定了軍事方案,除了幾個高官之外,別人都不知道。他害怕有人反對他,而對真正的外來威脅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為什么共和國衛隊調離了巴格達?他們只是在緊急關頭才向巴格達挺進。這是因為庫賽害怕兵變。”
“為什么依靠只有37歲的庫賽?”據他分析,這是因為薩達姆決策并不像其他國家元首那樣成熟。“他從不聽真正管事的人的意見,他只關心自己的交椅,自己的安全,因此他把衛隊給了庫賽。他最相信的是自己的兒子。”
此外,共和國衛隊并不是像外界傳說的那樣強大。伊拉克軍隊前軍官達拉·吉布里上校指出,“它并不像一些人所宣揚的那樣裝備精良,尤其是當我們把它同先進的軍隊相比時,更是如此。伊拉克自1989年以來就沒有引進過任何先進的或新式的軍備和技術。這每個人都知道。”而且,他告訴記者,很多武器是修理過的。坦克是T62型的,這種坦克很多國家都淘汰了。
“這是美國和以色列有意夸大其辭,實際上僅僅是一種宣傳,是欺騙民眾。伊拉克軍隊實際上很脆弱,只有20%到25%的實際需要能夠得到滿足。客觀地講,伊軍只能發揮50%的軍力,而士氣則只能達到30%。可是表面上的指標連薩達姆都被欺騙了。”阿摩爾也對記者如是說。
沒有背叛,只有厭倦
從伊戰結束以來,不少分析家都把伊拉克內部出現叛徒當作是巴格達淪陷以及薩達姆政權垮臺的重要原因。
侯賽因就是持這種觀點的人士之一,他說:“叛變和情報泄露也是迅速戰敗的原因。叛變首先出現在高級領導集團內部,有些高級將領向薩達姆謊報軍情,隱瞞了伊拉克軍隊的真實狀況。”
他認為,最簡單的證明就是,敵人弄到了伊軍的作戰計劃,如果不是伊拉克高級將領泄露情報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然而,加納姆少將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指控人民背叛薩達姆是不恰當的。盡管媒體和輿論都猜測有人背叛通敵,但是這些指責都沒有得到認定。真正意義上的通敵并沒有出現。
“從1921年建軍以來,我就對這支軍隊十分了解,軍中幾乎從未出現過背叛的情況,這支軍隊一直是保衛國家和人民的,是榮耀的。”他說。
在他眼里,即便軍人們在巴格達的表現不怎么樣,但是他們在南方等一些地區的表現證明他們是忠于國家的。伊拉克軍隊是職業化的軍隊,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保衛伊拉克。但是中央領導層害怕兵變,怕這怕那,因此,軍隊才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很多士兵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斗志很高,但是前政權對人民的不公影響了伊拉克人的情緒。相當一部分伊拉克人覺得他們遭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他們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受到薩達姆政權的壓迫,被迫卷入戰爭。
但是,他也承認,作為伊拉克人民的一部分,伊拉克士兵也遭受著同樣的苦難。他們不信他們的薩達姆,否則他們會拼死一戰的。但不管怎樣,伊拉克軍隊還是盡力了。
同樣的答案,卻有不同的解讀。
什哈卜博士認為,薩達姆身邊的那些人不可能背叛他。薩達姆身邊的人,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都知道他有多么無情,有很多先例可以借鑒,因此他們不敢背叛他。如果說有人叛變的話,那也是在政權垮臺前的最后幾天內發生的,他們肯定以為薩達姆政權倒臺是不可避免的了。
他說:“有些領導人改變了日常的處事方法,他們被認為是前政權倒臺的原因,被看作是叛徒,可實際上,他們也只是因為對形勢誤判才這樣做的。”
吉布里上校告訴記者,作為一個軍官,他認為實際發生的事情跟叛變沒有關系。因為,根據軍事戰略,如果兩軍對壘一方比另一方強大得多,另一方應該撤退而不是做無謂的犧牲。
從1994年到戰爭爆發的期間,共和國衛隊許多指揮官都被替換了,許多有實力的軍官離開原職代之以忠實于薩達姆的無能之輩。所以90%的軍人都不愿意或者沒打算應敵,當時好多人都說:如果戰爭按照薩達姆的意愿結束的話,以后還會有更多的戰爭。
因為薩達姆只一味地以他的軍隊為榮,并讓軍隊以他為榮,卻不懂得造福軍人。加上薩達姆對軍隊提出的所有建議一概拒絕,等于把軍隊置于死地。因此最后,軍隊決定以不服從指揮的方式達到推翻薩達姆強權的目的。
賈比爾教授接受采訪時說:“即使沒人叛變,我也不認為會有多大影響,只不過是多讓美軍遭受一些損失,延緩淪陷的時間而已。但是被占領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伊拉克人并不關心這場戰爭。”
人們已經為薩達姆的冒險和戰爭付出了高昂代價,他們不愿意再次被卷入一場戰爭。用侯賽因的話說,就是伊拉克軍人不喜歡武器,他們厭倦了戰爭,他們不知道為了什么而打仗,甚至連報酬都沒有,這嚴重挫傷了軍隊士氣。
在這場戰爭中,普通伊拉克士兵一個月的軍餉還不夠從巴格達到巴士拉報到的路費,很多部隊甚至連軍服都不能保證。
賈比爾相信,共和國衛隊肯定有些人叛變了。前政權在過去10年中只重用忠于它的人,不重用真正有能力的人。“薩達姆給他欣賞的民官和軍官提供優惠政策,實際上他在收買官員。這意味著,官員們都是有價格的,他們像在市場上競標。”
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者名單:
穆赫辛·侯賽因/伊拉克前通訊社負責人、資深時政觀察家
賈比爾·哈比卜·賈比爾/巴格達大學政治學院政治思想系主任
哈米德·什哈卜博士巴格達/大學政治學院國際研究系主任
哈菲德·阿爾萬·哈馬迪/巴格達大學政治學院教授
塔哈·加納姆少將/伊拉克前國防部參謀官
達拉·吉布里上校/伊拉克軍隊前軍官
阿摩爾少將/前貝克爾軍事學院院長
責任編輯: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