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昨日,市民在中山路海濱食品店挑選干海產品。
|
五部門今起聯查:海螺冒充鮑魚、劣質海參海米蛤蜊染色充好、狗鞭假冒海狗腎、老板魚翅冒充鯊魚翅“最近,我們暗訪發現島城干海產品市場有四大‘病’!”昨天下午,在全市旅游市場干海產品放心狀況座談會上,市消協秘書長李坤興點出了目前島城干海產品市場上的通病,并公布了相關案例。
案例一
海螺肉扮鮑魚肉
“上周我們在小魚山風景區內的一家商店暗訪發現,店方把海螺肉當成鮑魚肉賣!”李坤興介紹,當時,成袋的海螺肉堆在店內,袋子上標著“鮑魚肉”。他們問售貨員,售貨員堅持說:“這就是鮑魚肉。”
隨后,執法人員找到該店負責人,負責人還辯稱是售貨員寫錯了,應該是“鮑螺”。“我在青島那么多年,聽說過辣螺、釘螺,還是頭次聽說有個‘鮑螺’!”李坤興告訴記者,這種情況更多出現在飯店里,不少游客花鮑魚錢吃了海螺。
案例二
海參肚里填泥巴
“我買的蛤蜊肉都長毛了。”上周,市民王先生到市消協投訴。他介紹,前不久,他從高科園一家干海產品超市以每包12元的價格買了4包蛤蜊肉。回家一看,發現里面長毛了。于是,他找到商店,商店卻說,12元只能買到這樣的貨。
接到投訴后,市消協工作人員立即處理,最終經過調解,商店退一賠一。據介紹,一些袋裝的海米、蛤蜊肉等干海產品,往往外包裝精美無比,打開后,就是敗絮其中。“一些海參、海米都是染色后曬干的,根本沒有原色,更為惡劣的是,我們在海邊一家干海貨店發現了一盒海參,海參肚子里全是泥巴。”
案例三
黃狗鞭充海狗腎
“我被青島黑攤販騙了!”近日,陜西人劉先生給消協寄來了投訴信,稱自己專程來青買的海狗腎是根狗鞭。
劉先生稱,他是一名腎病患者,從一位老中醫那里打聽到一個偏方:海狗腎做藥引子能治腎病。于是,他來青尋藥引。在嶗山一家干海產品商店里,他花700元買了5個海狗腎。他在火車站向人炫耀時被告知,那是假冒的,火車站就有賣的,一個40元。
劉先生不信,回到陜西后,多方檢驗,最終查驗出該“海狗腎”不是什么海狗腎,而是黃狗鞭。目前,市消協正在調查處理此事。
此外,在昨天的會議上,李坤興還特意點出了本報報道的業內人士曝光老板魚翅冒充鯊魚翅情況。他說:“旅游旺季即將到來,以上情況比較普遍,已成為島城干海產品市場的通病。”他提醒市民和游客,在購買以上干海產品時,一定要注意鑒別,免得上當。干海產品該打假昨天,在會上,我市一些經營干海產品的商家也道出了業內問題。
海濱超市負責人:與其它城市相比,青島的海參質量很好,比如田橫島產的海參,一般17公斤鮮參能曬出半公斤干參,成本在2500元左右。南方一些海參質量不是很好,但價格便宜,目前青島的海參大多來自外地,由于顧客貪便宜,本地人往往吃不上好海參。我建議有關部門盡快普及干海產品知識,讓市民能吃上真正的好海參。
東姜漁村負責人:目前有關干海產品的行業標準較少,沒有標準也沒有知名品牌,這是個欠缺。現在青島干海產品市場最大的問題是攙雜使假,打假最重要。發現問題干海貨請撥12315舉報五部門今起聯合嚴查今起到五月上旬,市消協將牽頭,會同市公平交易局、衛生局、物價局、藥監局等部門聯查我市干海產品市場情況。
此次將重點檢查三方面:是否具備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標識是否全面準確、有無腐爛變質以次充好攙雜使假問題。
五月上旬,聯合檢查將公開曝光“問題商家”,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市消協將適時發布消費警示。此外,市民和游客若發現問題干海產品,可撥打12315、5725315舉報。
此外,據介紹,近期國家質檢總局首次抽樣檢測了全國77個批次的袋裝烤魚片,合格率48.6%,其中在我市所產的產品合格率僅為22.2%。專家提醒市民盡量買新鮮的烤魚片。
專家還揭露,在目前的干海參加工中,有個別業戶反復多次用鹽水煮海參。一級海參要求鹽分≤40%,二級要求≤50%,但是我市在一次抽檢中發現,有的干海參鹽分竟然高達84%。專家昨天給市民支招,選購海參時,要選購肉質飽滿,形體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