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隨著濱海公路開工在即,青島正以嚴厲手段控制沿線開發行為。在高水平編制濱海公路沿線組團規劃的同時,青島還在濱海公路沿線“一字排開”地設立了11個生態間隔區,未雨綢繆地防止這一區域可能出現的對短期利益的追逐,造成土地的無
序、不合理利用,損害這一區域寶貴的生態環境。
據了解,按照組團概念規劃,依據沿線濕地、山頭、河流等現狀,青島在濱海公路沿線劃定的11個生態間隔區,自南至北依次為:1、白馬河生態間隔區:白馬河至膠南市泊里鎮西橫河、沐官島水庫,總長度約7公里。2、古鎮口灣生態間隔區:自膠南市瑯琊鎮北、車輪山南至膠南大珠山東北、膠南大學城西南,總長度約10公里。3、青草河生態間隔區:自膠南市區西南青草河向南約2公里。4、朝陽山生態間隔區:自膠南市兩河至膠南市柏果樹河,總長度約4公里。5、洋河生態間隔區:自紅石崖北錯水河至膠州市營海鎮躍進河,總長度約5公里。6、大沽河生態間隔區:大沽河兩岸,總長度約5公里。7、墨水河生態間隔區:墨水河兩岸,長度約1.5公里。8、嶗山生態間隔區:自嶗山石嶺子分水嶺至王哥莊青王公路。9、土寨河生態間隔區:自王哥莊北囤山至馬山后村北部河,長度約5公里。10、溫泉河生態間隔區:自大任河至溫泉河,長度約4公里。11、鰲山灣生態間隔區:自溫泉社生河至王村河,長度約7公里。
這11個生態間隔區的主要功能是,確保濱海公路的生態、景觀功能,并在今后組團發展的全新城市架構中,成為重要的生態區域。根據市政府有關通知,青島將對生態間隔區內的建設項目進行全面清查:各區市立即停止間隔區內土地出讓、轉讓活動,不得新安排建設項目。對已有的土地出讓、轉讓情況以及農用地轉用、集體土地征用的情況進行徹底清查。各區市立即凍結間隔區內已批在建及已批未建的項目,并進行清查。各區市立即停止間隔區內村莊建設,并盡快編制村莊發展規劃。有關村民使用的宅基地應在村莊規劃按規定程序批準后,再按照批準的規劃實施,嚴禁以宅基地等名義變相進行房地產開發。各區市負責現狀違法建設項目的清理拆除工作,制定并建立巡查機制,嚴防新的違法建設行為發生。
另外,濱海公路整個開發建設過程都將在規劃的嚴格控制下進行。濱海公路沿線瑯琊、膠南、紅島、鰲山、田橫等五個城市組團在編制總體規劃之后,還必須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并經青島市人民政府批準。沿濱海公路兩側各500米范圍及瑯琊、膠南、紅島、鰲山、田橫等五個城市組團內的建設用地,要依照有關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納入儲備,嚴格控制。(本報記者段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