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人函”、“出口培養費”曾困擾過許多師范院校畢業生,今年它將被徹底甩掉。記者日前從省教育廳師范處獲悉,今年我省已在全省師范類高校里面,取消應屆畢業生至少50%回到生源地就業的規定,今后我省對師范生就業將不作任何限制,師范生將全面走向市場,自由、自主就業。 以前的師范生就業限制,主要是
在當時教師職業趨冷的背景下,為有效保證本省、本地區教育系統的師資需求而采取的補救措施,包括在出省、出系統時,要向教育管理部門返回一定的出口培養費;在跨生源地就業時,畢業生要在生源地教育部門開一張許可證明,俗稱“放人函”,并由省教育廳簽發改派。現在,不管是就業形勢,還是教育部門的實際情況,以及許多用人單位的需求,都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取消上述規定就成為必然。 據了解,我省已于2002年取消了師范生出省就業的限制,而師范生出系統就業又在2003年得以實現。而今年在取消師范生就業流向限制的同時,也提倡教育系統選拔非師范類院校的應屆畢業生來當教師,前提是必須取得經考試后國家頒發的教師執業資格證書。 全面放開師范生就業限制,一些經濟發展較快地區的教育部門用人單位對此反應平平。山東省實驗中學近年已經有不少碩士研究生前來應聘,而山東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教務處的一位老師說,學校現在沒有本科學歷是進不來的,他們根本不用擔心沒有好的師資。相反,我省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育部門則反映,目前雖已到全省各類高校搜羅人才,并以住房、“安家費”等優惠措施相吸引,但優秀師資還是難以挖到。 山東師范大學不久前就此搞了一個座談會,邀請部分應屆畢業生及有關專家參加。該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處負責人昌兵對記者說:“應對這種變化,從學校來說,在培養學生技能、學科專業設置方面就應作出必要的調整,比如師范院校都強調普通話、心理學、儀容教育以至板書等,這些仍要強化以突出師范特色,同時要考慮更廣更深地面對市場。” 他說,“對畢業生來說,這意味著他們面臨新的角色選擇和多元價值選擇,有了更多的機會,但權利與風險并存,因為‘出口’放開的同時,回來的路卻不一定敞開。現在師范生在教育系統外,要與一般院校畢業生競爭,而一旦不成功要返回教育系統,卻可能發現這里已被不少非師范類院校畢業生占滿了位子。” 盡管如此,放開師范生就業限制,還是廣受歡迎。一位在臨沂的學生家長說,為了讓孩子留在濟南,他本來還準備在當地“活動活動”,幫孩子辦一份“放人函”,現在不用了。今年畢業的山師教育學院學生李明棟已與青島一中簽訂了就業協議,他說:“當然,多幾種選擇就給我們多幾分主動,但現在就業形勢嚴峻,我們師范生在教育系統就業還是有明顯優勢的。”(王原
趙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