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4日電 據島內媒體統計,13日一天之內,全臺共發生13起自殺案例,共有11人不幸死亡。
報道說,根據島內“衛生署”的統計,臺灣平均每天有8人因自殺身亡,其中以每年春節過后、春夏之交的自殺死亡率都會提高,原因不清楚。
13日一天的13起自殺事件中,自殺者分別以上吊、引廢氣、燒炭、舉
槍自裁、拿塑料袋套頭、從陸橋跳下、喝鹽酸、割腕等方式尋死,共有11人不幸死亡。
北投醫院精神醫學中心主任醫師李光輝表示,想尋短的人其實都有跡象,早期異常表現包括生活作息改變,突然間失眠或不眠,食欲不振或活動量驟增或驟減。近一點的異常包括留遺書或開始出現“結束”的動作,包括突然間分送自己心愛的收藏、打掃房間、分配財產、還清欠債等。
他說,想自殺的人如果執意尋短,身邊的人攔都攔不住,但如果能及時開導或求醫,甚至可藉助住院及電氣治療,讓病人打消自殺念頭。
此外他也提醒說,自殺失敗后的48小時是再次自殺的高危險期,曾經自殺失敗者,也是再次自殺的高危險族群,而自殺者約有60%是憂郁癥患者,家人必須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