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海搬遷至同里的性文化博物館展廳面積達2000平方米,展品2000余件,均比原來增加一倍以上。該館將于4月18日開館。
背景新聞:老教授欲建性文化博物館 無人理解東躲西藏十年
今年72歲的劉達臨教授是國內(nèi)外著名的社會學家和性學家,他為廣大公眾所熟知,緣于他的中國第一座性文化博物館。
據(jù)《周末報》報道,今年3月底,劉達臨的性文化博物館將要進行第三次搬遷,從上海搬遷到蘇南的一個古鎮(zhèn)同里。
對于這次搬遷,劉達臨的無奈寫在臉上:“搬到同里后,我要在上海、蘇南兩地間往返。但同里會給我更大的空間,有助于我實現(xiàn)開辦‘性文化世界第一館’的夢想。”
說起這個“性文化世界第一館”,劉達臨說:“我現(xiàn)在擁有3700多件藏品,不少是五六千年前的性文物,我想我有這個條件。世界上類似的性博物館多為公司所開,很商業(yè)化,而我理想中的性文化博物館會很有學術性。這次同里將麗則女校提供給我,同里鎮(zhèn)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也許對于我們的博物館來說,這是一個重大轉折,而非很多人眼中的落荒而逃。”
傾家蕩產(chǎn)搜羅性文物藏品
談及當年創(chuàng)辦性文化博物館的緣由,劉達臨說:“1992年9月,我將自己收藏的一些性文化藏品在‘上海性學研討會’上做了展示,雖然不是公開的展覽,但卻收到了轟動性的效果。從那時開始,萌生了繼續(xù)擴大自己藏品并舉辦向全社會公開的性文化展覽的念頭。”
“到了1993年的10月,恰逢上海舉辦科技節(jié),我就在上海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古代性文化的公開展覽。這是性文化藏品在國內(nèi)的首次公開展示,前來觀看的人很多。”
“從1992年9月到1995年,我一直沒有中斷過性文物的收集。幾年積累下來,已經(jīng)有千余件了。”現(xiàn)在,劉達臨的性文化博物館共有3400多件藏品,其中有20多件還是五六千年前的文物。
搜羅這么多文物,無疑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還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劉達臨毫不諱言:“我原本就是個古董迷,最早的性文物其實是在我收集其他古物時得來的。除了部分藏品是社會友人捐贈外,大部分的文物都是我們自掏腰包東買西購來的。錢主要來自于我的稿費和版稅,還有以前部分展品在外巡展的收入,我的助手胡宏霞有一個鋼琴修配廠,她把收入也投了進來。前后投入了差不多數(shù)十萬元,不過就是這樣錢還是遠遠不夠。”
劉達臨對自己與許多古玩商長期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顯得頗為得意,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搜集到自己需要的藏品,還可以弄清文物的來歷與用途。有一位古玩商人前后共向博物館提供了1000多件藏品。許多文物收藏家在了解到他的狀況后,主動捐贈自己手中的藏品。石家莊的一位古文物收藏家徐老先生,有一次專程找到劉達臨,要求捐贈。劉達臨先后去了三趟石家莊,拿回來30多件文物,其中有四五件是國寶級的文物。“我本想付一些錢,但是徐老先生無論如何分文不收。”
( 新華社 劉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