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消息:俄羅斯首富、尤科斯石油公司前總裁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在被羈押整整5個月后終于低下了“高貴的頭”。在3月29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他指出,俄羅斯的商業巨頭都應該認識到普京總統的合法性,把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蘇聯崩潰時在私有化進程中非法攫取的巨額財富中的一部分上交。
這
篇名為《俄羅斯自由主義危機》的文章刊載在俄羅斯《商業日報》上,是霍多爾科夫斯基在獄中完成的,更像一篇悔過書。他寫道:“我們應該結束懷疑總統合法性的所有行動,因為這是毫無意義的。”
文章說:“不管我們是否喜歡弗拉基米爾·普京,我們都應該認識到俄羅斯總統不是一個普通的人,總統是保證國家統一和穩定的機制,也許是上帝阻止我們讓這一體制崩潰。”
霍多爾科夫斯基說:“我們必須認識到,90%的民眾認為私有化進程是不公平的,且對那些利用這一進程迅速積累起巨額資產的人感到憤怒。因此,為了使私有化進程具有合法性,商業巨頭必須與人民分享利潤,特別是同意政府針對礦產資源進行稅費改革,以及政府所實施的其他一些令企業所有人感到不舒服的政策。”
在文章中,這位石油大亨將普京描述成“自由民主主義的捍衛者”。“是的,普京既不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也不是民主派,但他仍然比我們國家中70%的人口更向往自由和民主。”
這是霍多爾科夫斯基自去年10月被捕以來首次向克里姆林宮公開妥協。一直以來,霍多爾科夫斯基和他的支持者都在堅定地為私有化進程辯護,公開反對克里姆林宮對石油產業增稅計劃,并指責普京是個獨裁者,重用前克格勃官員。
去年10月25日,霍多爾科夫斯基以逃稅和詐騙罪名被突然逮捕,整個抓捕進程“就像一次反恐行動”,大部分分析人士認為,逮捕事件是克里姆林宮精心策劃的。
霍氏之所有受到如此對待,是因為他在2000年拒絕像其他富豪一樣與普京簽署一個非正式協定。根據該協定,普京答應不再調查這些富豪財富的非法來源,而這些富翁必須保證不與普京爭權。比如俄羅斯第二大富豪阿布拉莫維奇,就在此后將大把時間和金錢都花在涉獵地方政治,和收購英國切爾西足球俱樂部上了。
但霍多爾科夫斯基似乎對政治更感興趣。他公開資助普京反對派參加12月份俄杜馬選舉,甚至暗示他想在2008年與普京爭奪總統寶座,因此引起了克里姆林宮的強烈不滿。
據《商業日報》內部人士說,這篇文章的確是霍多爾科夫斯基所寫。但分析者認為,該報發表這篇文章一定是得到了克里姆林宮批準,文章的語調暗示,霍多爾科夫斯基和克里姆林宮已經達成或即將達成某種妥協。莫斯科阿爾法銀行的首席戰略分析師克里斯·威弗說:“霍多爾科夫斯基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這充分說明霍多爾科夫斯基已經愿意妥協,也許整個尤科斯事件的調查已經結束。”
霍多爾科夫斯基最終屈服于克里姆林宮的壓力,是因為他的被羈押并沒有如他所期望那樣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此外,他的自由派盟友在去年12月份的杜馬大選中以及本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均遭慘敗。
另外,大部分俄羅斯民眾都對霍多爾科夫斯基的被捕表示歡迎,因為他們將這些大亨視為“竊賊”,希望普京增強對商業巨頭階層的控制。
分析人士認為,尤科斯石油公司和霍多爾科夫斯基可能同意支付稅款和高額罰金,與克里姆林宮達成妥協。克里姆林宮認為尤科斯公司欠稅16億英鎊,因此,該公司很可能出售一部分股份給國有企業,或給克里姆林宮認可的第三方。霍多爾科夫斯基仍有可能被判刑,但只要他與克里姆林宮合作,就不會受到最嚴厲的處罰。
此外,已經獲得連任的普京也急于結束這場爭端。威弗說:“政府已經達到目的,贏得了這場勝利。這場官司持續時間長了,就會蔓延到其他領域,引起投資者的恐懼。”(孫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