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功能 【 】【大 中 小字】【 】【打印】【關閉】
從事歷史研究40年的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曉秋委員表示,目前,歷史知識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不尊重歷史、歪曲歷史、編造歷史、調侃、杜撰,甚至違背唯物史觀的情況大大增加。 “在熒屏歷史劇中,反映的幾乎都是帝王的殘暴相、太監的奴才相。而且,一些曲解歷史的作品非但沒有受到指責,反而成了噱頭,成了時髦。” 王曉秋委員說:“一般的觀眾、讀者常常把這些東西都當作歷史,令人非常擔憂。創作的基礎是尊重歷史,細節上的演繹、渲染無可厚非,歷史學者應該與文藝工作者合作,創造出既有審美,又有教育意義的作品。”孫秀艷
“在熒屏歷史劇中,反映的幾乎都是帝王的殘暴相、太監的奴才相。而且,一些曲解歷史的作品非但沒有受到指責,反而成了噱頭,成了時髦。”
王曉秋委員說:“一般的觀眾、讀者常常把這些東西都當作歷史,令人非常擔憂。創作的基礎是尊重歷史,細節上的演繹、渲染無可厚非,歷史學者應該與文藝工作者合作,創造出既有審美,又有教育意義的作品。”孫秀艷
相關鏈接:
下一篇:
新聞網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青島新聞網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 傳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