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最近一段時間,膠南市薛家莊村的干部群眾們都在為一件事發愁:到底要不要投資8萬元在村前河道附近開挖一口大口井?最后,村兩委決定召開民主聽證會,進行了認真論證和表決,最終否決了該項工程,從而有效避免了村集體經濟損失。這是膠南農村推行村務、財務“兩公開”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膠南市在農村大力推行村務、財務“兩公開”,將村級工作逐步導入民主化、規范化軌道。自去年開始開展的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特別注重了村級事務決策聽證、村級財務管理審接、農村干部工作責任與結果公示等六項民主政治建設制度的推行和落實。
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調動。藏南鎮、靈山衛鎮每月集中三天時間組織村“兩委”干部與村民進行“互動式”交流,通報工作情況,開展民主聽證,現場接受群眾對村級財務、事務等方面的質詢,實現了村務公開的系統化、制度化。在村級事務決策中,村民的參政議政作用普遍得到較好發揮。
農村干部的工作作風轉變明顯。鐵山鎮大下莊村前幾年村務管理不規范、不公開,群眾意見大,工作難開展,通過實行村務公開,村“兩委”班子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投資近15萬元新上了自來水、整修了街道、疏通了河壩、建起農貿市場,得到了全體村民的一致好評。
對農村干部的監督管理得到強化。大村鎮2000年以前村級年經營沙石收入僅10萬元左右,今年以來該鎮對沙石資源實行了公開拍賣,年增加村級集體收入173萬元。沙溝西村在上自來水項目中,沒有經過民主聽證和村民代表會議決策程序,就與客戶簽定了造價7.2萬元的施工合同,經制止后,通過召開民主聽證會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決策,并請水利部門對工程造價進行預算,在全區公開招標,最終以3.6萬元發包,比原施工合同造價降低了一半。(周鵬程周瑞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