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從今年3月1日起的每周二,故宮將對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實施免票。免票對象包括有組織的中小學生(含各類職高、技校、中專院校學生等)團體、有組織的相關院系(如歷史系、建筑系、美術系等)學生團體,以及組織學生的老師。對全國數以億計的中小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溫暖的消息。
有著濃郁歷史文化氛圍的故宮博物院厚重的大門敞開了。對于一個對推動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民族來說,文化不僅是其保持生命力的血液,而且是鎮守心宅的靈魂。讓成長中的孩子了解并熟稔自己的家底,是一門必修課。
在西方許多國家,中小學生去博物館已成為一種習慣。博物館是一條凝固著的記憶長廊,收藏著國家記憶與民族記憶。天長日久,不僅使成長中的孩子熟悉自己的民族譜系,而且能夠產生強烈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會裂變成一種推動力。當然,這個過程也是一種熏陶的過程,是文化教養生成的過程。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這種珍貴資源,是去蕪存精的元氣,是絕對競爭力,也是持久的動力源。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與精神力量,應該成為一種常態,成為日常文化行為。
故宮此舉,善莫大焉!值得全國許多城市效仿。試想,如果我們五千年的文化景觀都能“潤物細無聲”般深入到中小學生的內心的話,那么,我們下一代的內心會反射、生長出一種什么樣的新景觀?那些對異族流行文化頂禮膜拜的“哈日”族、“哈韓”族會發現自己的行為是多么的膚淺。那些為數者眾的追星族該多么汗顏。所以,故宮此舉的著力點實質上是再造關乎未來的人文精神工程。
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徐啟憲說,中小學生免票制只是一個措施,如何將這個措施發揮出更好的作用,還有待故宮的管理人員進一步研究,因為故宮包含的知識不僅有歷史,還有文物、建筑、科技等各方面,中小學生由于生理及心理狀況各不相同,對事物的興奮點有所差異,如何把這些優秀的內容通過參觀,讓中小學生了解并接受,是比免票這項措施更重要的事。故宮人士已經將視野放置在讓紫禁城對中小學生物盡其用上,真是讓人振奮。故宮的大門已經敞開了,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劉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