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到了。自1995年《青島日報》與市南園林處發起“我種一棵紀念樹”活動以來,每年此時都要組織群眾參與植樹活動。市民參與植樹的熱情很高。通過多年來的努力,島城的綠地覆蓋面積不斷擴大,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但也有些人組織、參與植樹活動只是為了創造政績、追求轟動效應,是為了上電視、登報紙,做表面文章。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只管栽,不管活。植樹節一過再也不管不問,致使所栽樹木成活率極低,出現“年年栽樹樹不多”的現象。
還有些人,植樹不積極,毀樹數第一。門前的樹擋了招牌了,就偷偷伐掉或鋸斷樹冠,或者往樹坑里倒海水、泔水,讓它慢慢死掉。讓樹為自己服“苦役”,在樹上釘牌子、拴繩子、掛拖把、安電燈,根本不管樹的死活。對樹進行肆意索取,每當槐樹開花、銀杏樹結果的時候,總有人不惜毀樹采花摘果,使樹木遭受重創。一些山上的樹木遭遇更慘,有人為了開拓自己的健身場所,隨便砍伐樹木;有人把樹木做單杠、壓腿杠、衣服架;有人以樹為靶練鐵沙掌、鐵腿功;有人干脆把樹剝皮砍枝拿回家當柴燒……
常言道,植樹容易護樹難,在注重植樹的同時,我們更應重視護樹。植樹綠化是功在當今、利在后世的大事,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希望人人參與植樹,人人都當護綠員,與綠樹為友,用心呵護每一棵樹,共同營造我們的綠色家園。李廣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