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規范,大型知名的旅行社已不再在″吃″上做文章,只有一些旺季開門,淡季關門的小旅行社從“吃”上克扣旅游者。使用的手段一般為如果是按每人每餐15元的標準收費的話,旅行社則向當地的地接社報出13元的價格,讓地接社在菜量上減少一些,讓游客也看不出來。
住:同是三星級,價格卻差得不少,這是因為坐落地點的不同。一般景點的市中心三星級和郊區三星級在平常季節的差價能達到50元,而旺季則差100元,這樣以五天的行程計算,僅住宿的差價就能達到500元。這就要看旅行社的報價了,如果報價相對較低,肯定住宿的地點不會太靠近市中心。游客最好在報名時就打聽好到了景點住在哪家酒店,以免多花冤枉錢。另外,如果廣告上標稱“準幾星級”也是誤導旅游者的一種做法,沒有掛牌星級就只能稱“雙人標間”。
行:除了航班時間造成的機票價格差別外,短途旅行的空調旅游車里的學問可就大了。由于一般旅行社在其廣告宣傳中只打出“全程空調旅游車”的字樣,而很少標明是什么牌子的車。但金龍、牡丹、沈飛、黃海這些牌子的空調旅游車的租車費用相差很大。以北京一二日游為例,車費每人能差30元至50元。
游:目前由于零團費風行,導游和地接社的收入完全靠游客參加自費項目和購物回扣獲取,因此,在游程上縮水的現象時有發生。本應游覽一個小時的景點可能讓你半個小時就要集合。有的景區門票在游客報名時只含大門票,而里面的一個個小景點也要花費不少的錢。進了大景區,小景點就一個套一個,你不得不花錢進去。
購:這是目前最令旅行社和旅游者頭疼的一大頑疾,也是由零團費引發的。零團費導致地接社的利潤和導游收入來源完全靠購物來彌補,尤其是泰國、香港、海南這些景點,購物次數和時間最多。一般都是由旅游車拉進一家較為隱蔽的專供旅游者購物的場所,有的甚至連商店的牌子都沒有。然后車和司機就不見了,即使不買東西,也得在購物場所等到他們所規定的時間。在這些專供旅游者購物的場所買來的商品如果不是慧眼的話,很容易發生價格、質量、保質期、維修方面的問題。
娛:由于目前中國旅游者還處于走馬觀花旅游的階段,在旅游期間的娛樂消費還比較少,所以不誠信現象還不普遍。吳薇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