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成立兩年的開發區“流動人口婦女愛心之家”,為大量人生地不熟的外來打工的婦女撐腰、服務,成為大受歡迎的“外來妹之家”。
近年來,隨著西海岸經濟的迅速發展,流動人口幾乎占據了開發區人口的半壁江山,其中在三資企業、旅游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的外來務工女性有近8萬人,成為開發區各項事業建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長期以來,她們被稱為“城市邊緣人”,是一個弱勢群體,她們的生存狀況、權益保護、身心健康都存在許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使她們盡快融入當地的社會主流中,2002年3月,由開發區婦聯牽頭,位于開發區紫金山路上的“流動人口婦女愛心服務之家”正式成立,這是青島市首個為外來打工妹設立的服務組織。成立兩年多來,在保護外來婦女的正當權益、傳授衛生保健知識、加強溝通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外來婦女的熱烈歡迎。如開通的“外來打工妹熱線電話”,共接到熱線電話100多人次,其中反映勞資糾紛以及企業侵害外來婦女合法權益案件就占了70%。根據反映的這些問題,“外來妹之家”積極協調勞動、民政、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門,為外來婦女提供了及時的勞動仲裁和法律援助等幫助。與此同時,“外來妹之家”舉辦了切合打工妹實際需要的法律和英、日、韓語初、中級培訓班以及辦公室微機操作等培訓班,幫助她們提高素質。一位在日資企業打工的四川籍女青年在“外來妹之家”參加了日語口語的培訓后,日語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被公司管理層發現,從生產線調到了管理崗位。嘗到了學習的甜頭,這位女青年后來又報考會計專業的大專自考。“外來妹之家”還在海爾、澳柯瑪等大型企業集團的附近開設了200多平方米的“星星火閱覽室”,藏書3萬多冊,為打工妹利用業余時間上網、讀書提供了便利條件。為了豐富外來婦女的業余文化生活,“外來妹之家”定期舉辦“紅絲線聯誼會”,積極為打工妹的婚姻大事穿針引線,到目前為止,“紅絲線聯誼會”的會員人數已經達到了800多人。
目前,“外來妹之家”已經在開發區打工妹中樹立起了很高的威信,成為外來婦女名副其實的“娘家”。她們說:“我們在異鄉無親無故,是‘外來妹之家’給了我們親情和溫暖,讓我們有了一個家。”
最近,“外來妹之家”又為她們送去一份溫馨的小禮物——“開發區外來婦女服務卡”,卡片上詳細標明了區、街道辦事處兩級婦聯和區法律援助中心的聯系電話,遭遇家庭暴力等問題時的求助程序等。(范明明蘇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