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論是舉辦與藝術有關的風箏節、民歌節、舞蹈節、電影電視節,還是組織與藝術無關的水果節、洽談會等商務活動,高價請“星”助興之風盛行。
不少地方舉辦這類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投領導所好,能夠看看自己心儀的明星。另一方面,內地觀眾對明星的崇拜心理日趨淡化,很多演唱會的票賣不掉。主辦方只好大量贈票,這使得相當一部分門票是公款消費。
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李存葆指出,觀看這種演出,花財政的錢,就是掏老百姓的腰包,其實是“政府請客,百姓埋單”。
政協委員李谷一指出,“繁榮文化也應該按照市場規律來做,不能由‘政府搭臺、明星唱戲’,應該交給演出公司,有市場就辦,沒市場就不辦,是騾子是馬市場說了算。”“要建立起完善的文化市場,除了公益文化外,應逐步由國家辦文化向市場辦文化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