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那么,全面小康社會究竟要靠哪些指標進行衡量?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為此提出了一個指標體系框架。
這個框架綜合體現了整個社會演進的動力特征(社會經濟有序運行的推動力)、質量特征(反映社會經濟運行質量的高低、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壓力的變化等)和公平特征(社會演進是否有利于社會成員、是否存在公平就業和受教育機會等)。
這個指標體系框架包括發展動力(工業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市場全球化程度、城市化程度、科技創新能力)、發展質量(經濟增長效益、社會運行質量、集約化程度、生態化程度)和發展公平(收入分配公平度、受教育公平度、就業公平度)。
這些“母指標”包括了人均GDP、每百戶居民擁有電腦數、貿易依存度、城市化率、流動資產周轉率、萬元產值能耗、人均住房面積、廢氣綜合處理率、城鄉收入差距、男女受教育公平度等40個基層指標。(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