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消費投訴明顯上升,2003年全市消協處理投訴56起。主要問題有:一是汽車的質量問題較多,不少消費者咨詢或投訴自己的新車購買后不久便出現發動機等一些主要部件的質量問題;二是由于廠商單方制定保修手冊,一些廠商為了自身利益制定的保修條款比較苛刻,規避自己應承擔的義務,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三是汽車維修市場不規范,維修人員水平差,收費混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維修時間難以保證;四是汽車檢測難,檢測費用高。
消費者在購買汽車前要了解汽車說明書和保修手冊的內容,它是一種格式合同,購買汽車就意味著雙方都要履行說明書和保修手冊的內容;同時要多咨詢對同類型或同型號汽車使用的消費者;不要盲目購買。購買汽車后一旦發生質量問題,要保留好維修記錄的證據。如果發生汽車質量或維修的糾紛問題,消費者可以到購買汽車或廠商的特約維修點所在地消協投訴。消協將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合同法》等有關法規進行處理。
目前,汽車廠商的汽車說明書和保修手冊各不一樣,如“最終解釋權歸廠家”,“進行質量擔保而發生的間接損失,生產者不承擔責任”,“零部件保修不順延”等條款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