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市財辦企業處處長王立宇介紹了總體思路、措施、原則及模式。
構筑城鄉一體化商貿流通網絡總體思路:
根據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三點布局、一線展開、組團發展”的大城市發展框架,從現在起到2008年,通過鼓勵和引進大型連鎖企業,以日用生活品超市、農資超市、餐飲連鎖店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初步構筑起與大青島城市框架相匹配的城鄉一體化商貿流通產業體系。
構筑城鄉一體化商貿流通網絡措施:
首先,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五臺、隱珠、泊里、李哥莊、鋪集、棘洪灘、鰲山衛、藍村、華山、王哥莊、同和、南村、蓼蘭、灰埠、姜山、南墅等16個重點小城鎮商貿流通網絡布點。
其次,完成沿濱海大道的瑯琊、張家樓、大珠山、靈山衛、紅石崖、營海、河套、紅島、沙子口、王戈莊、北宅、溫泉、王村、田橫、豐城、金口等16個小城鎮商貿網絡的布點。
第三,完成對全市所有鄉鎮商貿流通網絡布點。構筑城鄉一體化商貿流通網絡布局原則:
超前規劃原則———按照建成體現現代化城市郊區特色的小城市要求,以《青島市三產發展規劃》和《青島市商業網點專業規劃》為指導,對重點小城鎮商業進行科學的規劃定位,充分展現商貿服務功能,根據不同業態,布局商貿設施,規劃要適度超前,留有余地,尤其要注意留夠一定的綠地空間和泊車車位。
安全便捷原則———科學設定商貿服務商圈,在交通便捷、人流、物流集散地建設適應本區域特色的商貿服務網點,確保群眾消費便捷、舒適。通過輸出優勢業態,優秀服務和優質商品,提高商品及服務質量。
業態協調原則———按照完善城市服務功能要求,對城區商貿餐飲、金融保險、休閑娛樂、文化教育等各種服務要素,分階段分步驟配套完善,通過完善功能,逐步提高城鎮區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的集聚能力。
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建設生態型城市要求,商貿網點的建設及布局要考慮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注意融合當地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防止資源浪費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城鄉一體化商貿流通網絡布局模式:
集聚式———主要指郊區區域和城鎮商業中心以及交通樞紐型商業的布局業態。一般在人流匯集點、交通要道重要結點等地,形成以塊狀或條狀與塊狀結合型為主要形式,突出多元商業功能的集聚和互補,以生活品超市和農資超市、飲食服務等商業服務業為主。
群落式———主要指以產業為依托的大型聚合商業設施的布局形態。一般選擇在交通條件優越的干道或產業集中的區段形成空間連續、主題特色、功能積聚的商業群落,集產品銷售、貿易加工、商務燕尾服示等綜合配套服務功能為一體,發揮郊區土地空間大、交通集散功能強制優勢,創造規模集中化輻射型商業空間,如大型農業批發市場、商業物流基地等。
庭院式———主要指旅游景點休閑商業的布局形態,以人與環境互相融合為主題,由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開放式庭院建筑和寬敞的停車場組成,創造集購物、度假、休閑、娛樂、交流、觀賞于一體的商業空間,體現自然、建筑、文化與商業的巧妙融合。
多點式———主要指大學科教園區、工業園區和物流基地等商業網點的布局形態。突出便利及時,滿足本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和休閑服務的商業設施呈多點分散型分布,以連鎖便利連鎖超市為主,包括大眾餐飲、生活服務、商業服務、休閑娛樂、教育文化、醫療健身等綜合服務,強化產業與房地產、旅游、工業、文化、科技等其他相關產業協調發展。
王立宇介紹,構筑城鄉一體化商貿流通網絡,必須加強市縣流通主管部門聯動,通過必要的政府行為,營造和優化城鄉一體化商貿流通網絡的發展環境,其中,市財貿流通部門負責全市城鄉一體化商貿網絡的整體規劃、信息發布、政策引導、區市推介,組織優勢流通企業向市郊五市擴張;市郊五市負責項目的承接和落實改造,具體包括市場調研、業態布局、項目選址及相關服務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