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對于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市財辦主任劉偉說,我們已經制定了有關進一步加快建立城鄉一體化商貿網絡的發展規劃,并把服務“三農”列入今年全市財貿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
記者的提問并非唐突,劉偉的回答也非簡單,彼此間的問與答都有必然的緣由。
眾所周知,隨著中央一號文件的頒布,“三農”問題再次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各部門都將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提上議事日程。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肩負著制定全市財貿工作的政策、制定商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指導流通行業各種經濟成份的商品經營活動的市財辦,更是廣泛動員,積極行動。“拿什么奉獻給我們的農民兄弟?”“怎樣才能滿足農村、農民對流通行業的需求?”成了從市財貿主管部門到眾多流通商貿企業著力思考并切實解決的重要問題。
為進一步推動這項列為今年全市財貿工作重心之一的大事落到實處,抓出成效,市財辦圍繞加快建立城鄉一體化商貿網絡的奮斗目標,確定了面向構筑“三點布局、一線展開、組團發展”的大城市商貿發展框架,并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推動我市大型商業企業運用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方式,加快向農村城鎮布點,全年爭取重點鄉鎮超市覆蓋率達到60%,為滿足農村消費者需求和促進農村市場發展創造條件。
應該說,構筑城鄉一體化商貿網絡正逢其時:
首先,有利于推進郊區城市化進程,農村城市化需要制造業和服務業支撐,制造業可以擴大城市外延,服務業則能夠提升城市內涵,以商貿流通為主要內容的服務業通過與郊區工業園區、旅游業、房地產聯動,有助于推進產業結構生機,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
其次,有利于完善城鎮服務功能。目前,全市約有三分之二的小城鎮服務功能滯后,集中表現為商業網點匱乏,商貿設施落后,與城鎮大開發的發展環境不相適應。構筑城鄉一體化商貿流通網絡,有助于增強城鎮活力、完善服務功能、提升城鎮形象、滿足城鎮居民和農村消費者綜合消費的需要。
“構筑城鄉一體化商貿網絡是樹立科學的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觀的一種體現。”有關專家指出,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就是要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和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使農村為城市發展提供腹地、資源和市場,城市為農村發展提供資金、人才和技術。城鄉協調發展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以城帶鄉、城鄉聯動、整體發展的格局。
有關數據表明,我市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只有37%,到2010年我市城市化將達到60%,每年提高3.28個百分點,按照去年全市城鄉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計算,城市化水平提高1%,就將增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億元。有關專家認為,所謂10億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加量,將主要體現在農村市場方面。
“隨著‘三農’問題的解決,未來主要消費重點在農村已是不爭的事實,商業零售業發展重點將由城市向農村市場轉移已成不可扭轉的趨勢。”一些業內人士說,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根據城鄉一體化商貿網絡發展規劃,加快城市商業資本向農村流動速度。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近年來,利群、嶗百、利客來等本土流通企業,建立完善了以信息技術、物流配送為支撐的遠程管理平臺。目前利群集團已在省內縣市開設萬米商廈17家,嶗百集團連鎖店也發展到7家,企業擴張勢頭良好。優勢企業以縣市開設的大型超市為依托,以中型超市和便利店形式向小城鎮延伸布點,條件基本具備。而地區總部設在青島的7家外資商業企業有著較強的網點“下伸”愿望,盡管其在目前“過渡期內”的擴張行為將受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然而,一旦“過渡期”結束,外資商業將會迅速進入農村市場。
建立城鄉一體化商貿網絡體系,構筑現代化的農村終端銷售網絡,不僅是財貿工作的一大戰略目標,也是廣大農民群眾盼望的一件大事。去年年初以來,青島利客來商貿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我市“構筑城鄉一體化商貿網絡體系”的首家試點企業,先后在嶗山區王哥莊、城陽區仙家寨、萊西市李權莊等鄉鎮開設了3處中型超市。這些農村超市實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店堂內寬敞明亮,所有商品擺放整潔,一律開架銷售,與城里的超市沒有什么兩樣,從而大受農民的歡迎。
農民喜歡規范的超市,除了購物環境好和服務態度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規范的農村超市質量正宗,價格低廉。當上世紀后期,計劃經濟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供銷社在農村的網絡逐漸衰微,農民個體小店蓬勃興起。村口陌尾,無所不在的滲透,的確便利了農民,但是毫無防范、幾無監督的狀態,也使一些農村個體小店成了假冒偽劣的溫床,給農民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嚴重影響。中消協在去年底發布的《農村消費及消費環境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質量問題已成為農村消費者揮之不去的痛,其中,52.1%的被訪者選擇“產品質量問題”是當前最嚴重的消費問題,其次是“假冒偽劣問題”和“價格問題”。此次調查覆蓋河北、吉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重慶、貴州、陜西和青島、廈門、成都等13個省市。
毫無疑問,建立城鄉一體化商貿網絡體系,構筑現代化的農村終端銷售網絡,除為消費者和農民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和周到的服務外,還可以發揮為農民推銷農副產品、激活農村市場、溝通信息、牽線搭橋的重要作用。
需要強調的是,農村市場的發展并不僅僅是商業設施的增加,或者是市場規模的擴大和市場銷售功能的增強。而實際上是一條資金鏈在起決定作用,也就是說,農村市場是否繁榮發展,關鍵取決于農民的“錢袋子”。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我市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面臨新的機遇,市委、市政府已出臺的一系列農業政策,有助于農民減輕負擔、擴大消費,這將極大地促進今后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確保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消費水平將隨著收入的增加不斷提高,農村市場的啟動必將帶來消費領域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