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日前,市政府辦公廳轉發了市人事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根據《意見》,我市從事個體經營的畢業生,可以在收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等方面享受一系列優惠。近日,記者從市內各區地稅及幾個區的工商管理部門了解到,還沒有大學生前來辦理登記。
是什么原因阻礙了大學生自主創業呢?青大藝術設計專業大四學生小宋說,“我們同學都很想自己創業,年前就知道了畢業生創業有優惠政策,但關鍵是創業資金沒有,還有就是所學知識覺得不夠,白手起家還是不敢。”海大計算機系的畢業生小吳說,“感覺沒經驗,不知道該怎么創業。”海大海洋生物系研三的趙俊梅說,“創業是我們時常談論的夢想,但目前還沒有付諸實施的。技術倒有但缺乏資金,有的同學靠技術入股也算做了‘半個’老板。”
記者在校園里共采訪了42個同學,29個同學擔心的原因是資金、知識和經驗,另外一些有的是怕“丟面子”,有的表示根本沒有想過。
青大就業指導辦公室的謝主任說,“每年都能有四五個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做軟件的多一些,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現實來看,他們是面臨著資金、知識和經驗不足的困難,但困難是相對的,只要選準方向都是可以克服的。學校將加強引導,盡力所能及幫助他們。”
海大就業辦的王主任說,“學校去年11月就發了文件,明確表示支持和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對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學校將在辦理企業登記、稅務登記方面給予協助,在辦理營業執照后學校可以根據本人意愿將戶口和檔案留在學校。”(鞏合生)
創業故事
趙凡鈞:車模“開”出一片天空
去年,小趙從山東師范大學會計系畢業,不滿足于做一個會計,便有了自己創業的想法。起初父母極力反對,認為一個女孩子還是穩穩當當地上班好,另外創業還要籌措一大筆錢。后來在自己的堅持下,父母妥協了,拿出家里積蓄外加親友借款湊夠7萬元,于去年8月,小趙和男友在青島重慶南路開起了一家汽車模型銷售部。
現在,小趙的經營已經有板有眼,“基本賺回成本”,在島城車模經銷行業挺有影響。她組織起了一個“車迷俱樂部”,打算組織會員搞一個“車模展”,并還打算在3月份換一個“繁華”點的地方。
談起創業感受,小趙說:“挺難,很勞心,不過還是為當初的抉擇高興。做到今天這個程度很有成就感。”
小馬夫婦:擇日東山再起
小馬和小毛夫婦1999年從煙臺大學畢業,拋棄生物專業開始在即墨一家針織企業上班。不久即生退意,兩人來到青島開了一家飾品店。經營了一年多,生意蕭條,便撤身出來,兩人又在青島的一家生物企業工作。
談起這幾年的感受,小馬說,“好像是一場夢。失敗原因主要是社會經驗少,發揮不了專業知識優勢。不過等時機成熟還會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