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煙臺邁進一大步
煙臺在全國首批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中排名第七
1984年,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有幸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當時間跨至2004年,這十四個城市都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那么,現在煙臺在這14個城市中的排名又如何呢?
2003年,是煙臺人感到振奮的一年。
這一年,從南大街改造、塔山隧道夢圓、濱海路開通,到GDP、固定資產投資、居民收入等的大幅提高,煙臺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資料顯示,去年我市經濟呈現高投入、高增長的態勢,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創出新高。我市多項主要指標在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總量位次前移,增速處于領先水平。
生產總值
盡管現在有經濟學家提議,不應唯“GDP”論英雄,但最能說明一個城市經濟實力的,仍非GDP莫屬。據統計,2003年,我市完成GDP1316億元,可比增長17.4%,經濟總量在14市中位居第七,超過福州市前移一個位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煙臺GDP的增長速度(17.4%)超過青島遙居第一,這充分顯示了煙臺經濟的活躍程度。經濟增長速度排在前五位的其他城市是青島(15.9%)、寧波(15.3%)、大連(15.2%)、廣州(15.0%)。
固定資產投資
如同經營一個企業一樣,有投入方能有產出。為此,2003年,煙臺努力擴大利用外資,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實現國資、外資、民資三輪齊轉,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提升。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房地產開發、工業投資成為去年我市投資3大主流。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達737.17億元,創出了歷史最高,在14個城市中繼續保持第六,比隨后的大連市(506.9億元)高出230.27億元。較第四、五位的寧波(837.59億元)、青島(739.4億元)分別少100.42和2.23億元。投資增速高達75.8%,繼續保持14個城市之首,是近年來投資發展最快的一年。
城市居民收入
2003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穩增長,在14個城市中增速(10.3%)居第八位。絕對額(9785元)在省內17市中位于第五,在14個開放城市中,位居第八,低于溫州(16035元)、廣州(15003元)、上海(14867元)、寧波(14277元)、天津(10313元)、福州(10123元)和青島(10075元)。
地方財政收入
2003年,煙臺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5.17億元,居14城市第九位,比2002年上升一個位次。我市財政收入同比增幅為26.7%,居第三位,比2002年上升四個位次。前5位中還有上海(32.5%)、寧波(32.4%)、南通(26.6%)、北海(25.4%)。
工業經濟
2003年,我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59億元,次于上海(10343億元),天津(4050億元)、廣州(4018億元)、寧波(2627億元)和青島(2559億元)居第六位。我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37.4%)位居14個城市之首,比2002年上升四個位次,福州(31.8%)緊隨其后,以下分別是上海(31.4%)、廣州(29.4%)和寧波(28.1%)。
專家指出,我市工業經濟在快速增長中優化了結構:1、優勢行業已基本形成,食品工業、機械工業、黃金工業、電子工業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地位顯著。2、重工業比重繼續提高,達63.2%,比去年同期提高6.3個百分點,重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輕工業27.1個百分點。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快速增長,2003年,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06.28億元,同比增長406.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0.74%,同比提高4.28個百分點。
消費品市場
2003年,我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66.11億元,同比增長16.0%,絕對值在14個城市中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居第九位。排在前五位的上海、廣州、天津、大連和溫州分別為2220.64億元、1494.27億元、1074.05億元、568.45億元和522.54億元。從速度看,煙臺(16.0%)位居榜首,在前五位的其他市分別是青島(15.8%)、福州(15.0%)、天津(14.1%)和南通(12.7%)。
外資外貿
煙臺合同外資額、實際利用外資額在山東省內都次于青島居第二位。在14個城市中兩項指標的總量位次均處于第五位,分別完成40.11萬美元和20.50萬美元,增長速度分別居第四、第二位,為79.3%和70.1%。
對外貿易保持平穩增長,2003年進出口總額達到58.9億美元(同比增長31.6%),其中出口額33.29億美元(同比增長29.6%)。以上兩項指標總量分別處于14個城市中的第八和第九位,與2002年持平;速度分別居第五、第六位,分別比2002年下降兩位和上升一位。上海兩項指標均居榜首,進出口總額1123.97億元,其中出口484.82億元,廣州兩項指標均居次席,進出口總額349.44億元,其中出口168.89億元,兩項指標的增速(湛江市除外),上海均為第一,寧波均為第二。
不比不知道,通過比較,既能看到我們的自身優勢,更重要的是能夠找出差距,取長補短,使煙臺在新一輪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此,有關專家建議,今年煙臺宜在如下三方面改進:
1、努力開拓市場,特別是農村消費市場,應積極鼓勵、引導消費。
2、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要在吸引外資的同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特別是個私經濟,鼓勵民營資本參與經濟發展,推進私營經濟上規模、上檔次,提高其在全市經濟中的份額。
3、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步伐,優化產業結構。
每一個城市都在奮力前進。前進的步伐永遠不會停下來。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煙臺在今年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祝福煙臺!(記者何酷通訊員馮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