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闖蕩時與磕磕絆絆為伍,家長自然會心疼,從生活起居到工作婚姻等百般照料,于情理層面來說無可厚非。然而,凡事都要有個度,過度了則不見得是好事了。同理,關愛如果超過了一定界限,則就成了溺愛,不利于孩子自立自強意識的養成和生存能力的淬礪。這就好比小孩子學走路,家長給予的“扶手”越多,孩子學會的就越晚。因此,父母們應該盡可能抽出“扶手”,讓孩子在社會的碰撞跌打中積累生存經驗,感受“痛并快樂著”的生活體驗,無論是挫折還是成功都將是一筆難得的人生財富。
沒有人會拒絕被愛,但愛的給予一定要有度。沒有哪個父母可以照顧孩子的一生,孩子早晚有一天要走上社會獨立生活,所以奉勸那些為人父母者,該放手時就放手,要知道溫室里的花朵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放手也是另一種無聲的關愛,是對孩子長遠的負責與尊重,亦是給孩子營造一個自由寬闊的成長空間不可或缺的元素。作者:周建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