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青島海信通信公司獲悉,海信自主研發的首款 W CDMA終端,近日在中國國家3
G試驗網絡———“數字移動通信模擬試驗網( M TNET)”基站上進行了測試,這使海信成為第一家在
M TNET進行3 G終端測試的國內廠家。
W CDMA是國際上確定的3
G三大標準之一,目前已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投入商用,我國政府、研究機構、設備制造商以及各電信運營商也對
W CDMA技術進行了前期準備。
現階段, W CDMA系統設備已相對成熟,而其終端的研發起步較晚,終端匱乏成為國內 W
CDMA系統商用的瓶頸。此前,在已提交參與 M TNET試驗的為數不多的 W
CDMA終端中,全部是由國外大品牌廠商所提供。
海信通信有限公司自2003年10月開始進行 W
CDMA終端的自主研發,為此海信投入了強大的研發團隊,于12月中旬完成軟硬件方案的確認、2004年1月初完成第一輪設計,于1月19日實現在實際網絡的通話。在第一輪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了調試與優化,并進行了嚴格的內部測試后,在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試驗專家組(3
G TEG)的協調下,于2004年2月15日在信息產業部 M
TNET的WCDMA系統上按照《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試驗終端測試規范》進行了測試。在測試中海信通信 W
CDMA終端通過了多種性能的測試,并且成功地實現了可視電話的功能,圖像清晰、穩定。據測試人員反映,海信通信
W CDMA終端第一次測試表現已優于部分國外品牌的 W CDMA終端。
目前,海信正在對 W CDMA終端設計進一步完善,并將按照3 G
TEG的測試計劃參與下一步 M TNET終端測試,最終實現產品的產業化。(本報記者)
相關鏈接
3 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是相對于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第二代GSM、CDMA等數字手機(2G)而言的。一般地講,3
G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絡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字節/每秒)、384kbps(千字節/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3 G技術的標準是由國際電信聯盟( ITU)在2000年5月確定。主要是 W-CD
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無線接口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