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事件
失效疫苗害苦她
張女士打了疫苗沒防住乙肝
記者從重慶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了解到,重慶市渝中區張女士注射了從重慶中藥材市場購買的乙肝疫苗后,并沒有起到預防作用,后來經醫院確診,還是感染了乙肝病毒。
張女士反映,她在醫院遇到的另外幾個肝炎患者,都曾注射過從中藥材市場或個體診所購買的乙肝疫苗,但都沒有起到預防作用。醫生認為,他們使用的疫苗可能在流通渠道中保管不善而失去了效力。
引語
人體疫苗大多屬于活性生物制品,從出廠到使用必須經過專門的冷藏設備運輸和流通。然而,目前市場上非法銷售的人體疫苗很多沒有經過嚴格的“冷鏈”系統,疫苗質量自然難以保證,不僅起不到預防作用,甚至會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非典疫苗他都有?
重慶疫苗非法售賣竟是半公開
在藥材批發市場能夠買到乙肝疫苗,這個明顯違反法規的行為竟然成了半公開的市場活動。記者日前在重慶對人體疫苗非法售賣的情況進行了暗訪。
2月11日,記者來到重慶中藥材批發市場重慶壹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隔壁的一家個體藥店,店主馬上迎上來問:“想要些什么藥?”“有乙肝疫苗嗎?”記者問店主。店主回答:“一支10元,你要多少?”店主稱自己有全國各地生產的人體疫苗,并保證產品質量。
價格便宜2/3
記者隨后又詢問了幾個攤位發現,在這個藥材市場幾乎可以買到各種人體疫苗。市場的001號攤位的老板更是自稱連非典疫苗都有。由于這里的疫苗價格比正規防疫機構和醫院的要便宜三分之二,所以吸引了很多買主光顧。一位知情者向記者透露,這里經銷的乙肝疫苗,起碼占到重慶市場的20%。
黑市疫苗為何如此之火?省略“冷鏈”降成本
按照規定,人體疫苗的運輸和流通應在冷藏狀態下進行,即進入“冷鏈”系統管理。記者日前調查發現,由于利益驅動和市場監管手段的不足,導致人體疫苗非法售賣情況的蔓延,而“冷鏈”系統也因此受到沖擊。
據了解,預防傳染病的人體疫苗大多屬于活性生物制品,需要在冷藏狀態下運輸和流通,即必須按照生產廠家———省級衛生機構———地市———區縣———鄉村的“冷鏈”系統逐級供應。但藥材市場和私人門診里非法售賣的人體疫苗,明顯繞過了這個“冷鏈”系統。
■問題焦點疫苗管理“法”力不足
●罰款力度已無威懾作用●廠家脫離衛生部管理
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科長王偉軍告訴記者,以前疫苗全由衛生部統管調配,疫苗都能通過“冷鏈”流通使用,現在由于生物制品企業脫離衛生部管理,生產的疫苗供大于求,為尋找銷路,一些廠家就繞過法定的購銷渠道,直接向醫藥公司或者個體商販供貨。
重慶市衛生局法監處副處長趙勇說,疫苗非法售賣的情況的確存在,而執法部門在查處時卻缺少有力的法律手段。據了解,目前衛生監督部門執法的依據是《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對非法經營、出售人體疫苗的單位和個人可以處相當出售金額3倍以下的罰款,一盒疫苗只能罰100元左右,起不到威懾作用。
衛生部門無權查扣
此外,由于法律沒有授權,衛生監督部門的執法人員無權查封和銷毀非法經營的人體疫苗,并且也無法吊銷非法經營者的衛生許可證。非法經營者銷售疫苗不會開具發票,執法人員很難掌握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