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例,農歷正月是親朋好友相聚問安的日子,可孫立山一天也沒有過這樣消遣的生活,不是跑供電設施運行現場,就是進公司調度中心,保證全市用電是大事。身為即墨市電業公司經理,又是青島市人大代表,他自己覺得一點懈怠不得。
孫立山是個有著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人。1987年,36歲的海軍某艦隊導彈艦艇大隊長孫立山,結束了18年的戎馬生涯,來到即墨市電業公司擔任了工會主席職務,他鋪下身子,硬是把工會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兩年后,他被調到市熱電廠任廠長。當時的熱電廠債臺高筑,人心渙散。為重振企業雄風,孫立山不計工作鐘點,晝下生產車間,夜訪職工家庭,3年間,債還了、心齊了,又完成了電廠的二期擴建。他調回電業公司后,10年間,帶領干部職工大干苦干,使即墨市境內擁有500千伏變電站和220千伏變電站各1座,110千伏變電站5座,35千伏變電站17座并全部實現無人值班;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369.8千米,10千伏配電線路1753千米;裝機容量3.3萬千瓦的熱電廠一座。電網調度自動化達到了部級實用化標準。
孫立山心里總是放不下事情,電業“先行官”的責任,使他常常為社會行行業業“別人家”的事情熱心操持。1997年,即發集團根據自身發展,想自上供電“專線”,他帶領有關人員深入調查分析后,根據供電趨于緩和企業發展用電狀況,向企業提出緩上專線的中肯建議,這樣不影響企業發展還省下200多萬元資金。龍山街道辦事處的西九村是個山村,村里因資金短缺沒能力進行低壓電網改造。孫立山在調查時了解到,有的村民11年沒有看上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文藝晚會”,受電所迫有40多家針織業主到城里租房加工。他組織了30多人的隊伍,投入專項資金32萬元,冒嚴寒為該村網改。網改后,西九村村民用上了正常電,不僅使走了的業主全部返回,而且又帶起針織加工戶100多家,每年僅加工針織品就獲利稅200多萬元。在農村“網改”中,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即墨農村“網改”在全國樹起了一面旗幟,鄉村亮起來的燈光照亮了孫立山一個又一個耕耘的春秋。
辛勤和汗水換來了榮譽,孫立山所在的即墨電業公司已連續15年保持了“省級文明單位”和“省級先進企業”稱號,連續11年保持了原國家電力部授予的電力“三為”服務達標單位稱號,連續9年保持了“國家電氣化縣”和“青島市基層先進黨委”稱號,連續8年保持了“青島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公司相繼被評為省級“一流管理縣級供電企業”、全國供電企業安全管理先進單位、全國農網改造先進單位。他本人也先后被評為“即墨市十佳個人”、“青島市廉潔勤政好干部”、“青島市勞動模范”、“山東省農電系統先進工作者”、“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山東省勞動模范。
今年我市“兩會”期間,孫立山有備而來,他通過走訪用電客戶了解和把握到了不少真實情況,并梳理成條,帶到了市十三屆人大第二次會議上。他知道自己肩上有責無旁貸的重任: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推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欒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