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心市民通過短信熱線給小謝傳去的祝福和問候讓她備受感動。昨晚,小謝把鼓勵短信一條一條認真地抄在了自己的日記本上。
晚報北京今晨專電
昨日早晨6時30分,謝振華在北大醫院三部的病房內接受了抽血檢驗。原本怕疼的小謝,在抽血后卻笑著對記者說:“一點兒都不疼。這里的技術真先進,抽血的時候,里面有一個針管扎針,外面的針管卻可以不停地換。”———到底是護士專業出身,三句話不離本行。
原來,護士總共給小謝抽取了11毫升血,分別用于血型鑒定、感染疾病篩查、常規化驗及肝功全套檢查,但小謝卻僅需挨一針———通過一個可分離的針頭,就可以分別把血液輸入到不同的小試管中。
據中國紅十字總會的工作人員介紹,北大醫院血液內科的任漢云主任今天將在為小謝注射動員劑前來看望她。說起為何選擇在北大醫院實施造血干細胞采集,這位工作人員說:“是因為目前中國紅十字總會在北京的幾所技術聲望較高的醫院實行了定點,北大醫院是技術、服務都比較過硬的醫院,所以我們為小謝選擇了這里。”(特派記者仇瑰麗)
護士行業―――她是全國第一個
昨日中午,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主任洪峻嶺特意接見了來自青島的勇敢姑娘謝振華:“歡迎你小謝,我特意替你查了查,你可能是全國第一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護士,這不簡單啊!”
記者隨后對洪峻嶺進行了專訪。
記者:聽說您今天工作很忙,為什么一定要與小謝見面?
洪峻嶺:捐獻造血干細胞工作目前在中國來說,還只是剛剛起步,需要有理解這種事的人帶頭,更需要鼓勵與肯定。我看青島這次來了你們這些媒體,說明也非常重視這件事,我感謝你們的到來,以及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宣傳。
記者:目前有少數初次配型成功的志愿者,卻不愿意繼續進行配型或真正實施移植,您如何看待這種行為?
洪峻嶺:捐獻造血干細胞仍是以自愿為主,我們只能呼吁與宣傳:報名時深思熟慮,需要時義無返顧。像深圳市的前期工作就非常到位,配型成功的24名捐獻者中,沒有一名退卻。
移植捐獻即將實施
準備接受小謝造血干細胞移植的21歲患者肖某,目前已經完成移植前的準備———將體內病變的白細胞殺死,并進入無菌艙等候移植。
據了解,肖某于2003年2月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同年7月,到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申請檢索配型,并成功檢索到小謝與他匹配。9月,供、患者高分辨結果出來,經臨床確認結果相合。此后初步定于11月28日移植,但隨后患者突發感染,移植計劃暫延。
2004年2月6日,管理中心接到臨床醫生申請,重新確認患者適于移植,擬定于2月23日輸注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謝振華則需要在20日開始注射動員劑,開始移植前的最后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