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召開的省屬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傳出“鐵命令”:從現在開始,山東省范圍內,嚴格督查礦井超能力生產,凡因超能力生產造成安全隱患甚至安全事故的礦井,一律停產;超核定能力組織生產的礦長,將被吊銷礦長資格證。
我省今后將把礦井核定能力納入生產許可證和礦長資格證動態管理之中,對超能力生產的礦井依法進行督查整頓。凡因超批準的設計能力或者核定的生產能力安排年度生產計劃、資源浪費嚴重、造成安全隱患或事故的,要追究企業負責人的責任,并給予經濟處罰。
長期以來,我省煤炭企業把煤炭產量作為考核政績的主要指標,造成了各類煤礦嚴重超強度開采。
特別是2000年以來,隨著煤炭市場的好轉,我省各類煤礦嚴重超強度開采、超能力生產的問題日益突出。2003年全省煤炭產量達到1.45億噸,超設計能力59%,超核定能力15.8%。 省煤炭工業局一位負責人介紹,礦井超能力生產縮短了服務年限,加快了礦井衰老報廢速度。據對58對省屬煤礦生產礦井統計,目前剩余地質儲量為89億噸,可采儲量為35億噸,占39.3%,扣除“三下”壓煤造成暫不可采儲量,預計可采量僅為22億噸左右。按目前生產水平計算,多數礦井將在20年內衰老報廢。
我省要求,各煤炭企業要在省政府批準的礦井核定能力的基礎上,合理安排生產指標,不得向礦井下達超核定能力的生產任務。
生產礦井要確定不同煤種、煤質的配采比,合理搭配開采,堅決防止采厚丟薄、采易丟難。
對于新辦煤礦,我省將從規模、工藝、資源回收率、安全條件等方面強化開辦煤礦把關審查,堅決制止配備嚴重超生產規模的設備。今后現有生產礦井的技術改造,原則上也不再進行單純擴大能力的技術改造。
作者:高祥森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