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天下午,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了關于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專題審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長聚,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王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景瑞等代表與來自農村的基層代表們圍繞農民增收減負這一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專題審議中,代表們認為,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民的增收減負,不但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不但是一個難點,更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叭r”問題解決不好將直接制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的實現。關于如何實現農民的增收減負,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代表們認為應該主要在保障失地農民利益、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開拓農產品市場、加強農民技能培訓等方面多做工作。
審議中,保障失地農民利益是大家討論的焦點。平度市代表耿仁龍認為,土地是農民的立身之本,當前在土地征用方面還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使得失地農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他建議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探討建立土地補償的長效機制,通過以土地換社保、將土地補償費入股參與企業經營等多種方式,使得失地農民的生活得到較為長期有效的保障。即墨市代表吳德壽說,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征地的管理,設立土地補償金的最低標準,切實保障失地農民利益。在提高農民收入方面,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拉長農產品的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是代表們的共識。萊西市代表吳德志認為,政府一定要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在財力上給予傾斜,進一步放低信貸門檻,在相關規費的減免上出臺優惠政策,使農產品加工企業有一個較好的生存、發展環境。吳德壽代表認為,當前市場開放程度不高也是限制農產品加工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一些地方對農產品的入市人為地設置障礙,使得企業間不能公平競爭,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膠州市代表張樹山認為,青島在發展工業產業集群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與農業產業化的互動,從而通過產業集群的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代表們還認為,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拓寬農民的就業渠道,也是提高農民收入的一條有效途徑。萊西市代表孫國愛認為,當前農村勞動力過剩,只有通過對農民進行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技術素質,才能使農村勞動力實現從農村到城市,從農業到工業的有效轉移。嶗山區代表孫繼玉說,農民的技術培訓費用有關方面應該給予補貼。專題審議結束時,徐長聚指出,專題審議這種形式,提高了人代會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水平,提高了審議的效果。代表們在前期大量的調研和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充分反映了代表的責任心和履行職責的能力。專題審議會由魏景瑞主持,副市長張元福列席審議。(本報記者段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