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先生,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古稀之年,我和好多年紀大點的人有一樣的心態,那就是在真的跨入老年的門坎時,是不愿意接受這個“老”字的。當然,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也無法阻擋住歲月的輪子。不過,在心態方面不覺老之將至、老之已至,還是可以的。有這樣的心態,無疑會使心理年齡年輕10歲。同時,我也希望社會各界不要把“老”字掛在嘴邊,那樣太礙耳了。
我有一個老鄉,那年他剛過50歲,有一天他賣廢品,就因為收廢品的小青年叫了他一聲“大爺”,他就不賣了。這個老鄉怕老、不服老的心態,還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今年春節到我家來玩,我問他辦了老人免費乘車卡了沒有。他一聽就窩囊了,盡管他已經到了辦理此卡的規定年齡,但他卻說:我就是到了90歲也不辦這個卡,一上車就聽到“老人卡”、“老人卡”的,實在讓人覺得老!
我有一天在一個商場想買頂帽子,我看好了一種帽子,剛剛摸了摸,那售貨姑娘便急急地說,這種帽子不適合你們老年人戴,聽了實在刺耳。宜人先生,我說“老”字礙耳,并非不承認自己老了,而只是想說,大凡老年人,都是不服老的。如今生活、醫療條件那么好,長壽且健康者大有人在,在這種現代條件下,人們是否也能轉變一下這方面的觀念?不要以為叫“老”就是尊重老人,而應該鼓勵老人多發余熱,鼓勵老人煥發青春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