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新學期開學第一天,記者從市心理咨詢中心獲悉,專家先后接診8名突患“學校恐懼癥”的中學生,患兒共同特點是平時在家很聽話、學習成績較好,發病原因在于他們面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過分恐懼開學后可能發生的種種事件會影響學習成績,使自己在親人、老師和同學面前丟面子。
專家提醒:關愛孩子心理健康比成績更重要
【典型病例】
老師批評成“心病”
據該中心副主任王冠軍介紹,高二女生秀秀曾在上學期的一次數學測驗中發揮失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后感到有失“尊嚴”,認為老師與她“過不去”。隨后,每當這個老師講課,秀秀都心煩意亂不愿聽講,但在理智作用下仍“咬牙”堅持著。
在寒假即將結束的幾天里,秀秀因害怕開學后面對那名老師,導致夜里失眠,數數“催眠”后,出現無法停息的一串串數字在腦中涌現,令其痛苦不堪。
昨天早晨,她走在上學的路上,想到又要見到那名老師了,隨之出現心慌、胸悶、憋氣癥狀,并且離學校越近癥狀越強烈。當她走校門口時,再也無法忍受,轉頭就跑……專家評析:這是一種典型的“學校恐懼
癥”,根源在于“心理沖突”無法調和。專家經過近兩小時的心理疏導,解開了秀秀的心理“疙瘩”。“老師批評學生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恨鐵不成鋼’,作為學生應該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一味害怕、回避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可主動尋找適當機會與老師溝通消除誤解……”專家說。
【典型病例】
擔憂中考會“敗北”
初三男生明明從小學四年級時就開始恐懼考試,當時班里每次考試后都公布成績、排名次。雖然明明每次考試成績都在前10名,但他每當想到萬一考不好時就膽顫心驚。由于中考臨近,明明的爸媽在寒假期間,請家教天天給孩子補習功課,使明明心理上產生了巨大的壓力。3天前,明明上網上看到一則消息報道稱:一名學生因壓力太大,夜以繼日地學習而突然猝死。此在明明的心靈上震動極大,引發了“學校恐懼癥”。
專家評析此為一種由學習焦慮引起的“學校恐懼癥”,病因與家長的期望過高和孩子過于要強有關。建議此類患兒的家長不要單純注重孩子學習成績,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認識自我,只要把握好學習過程即可無愧于心,不要過于看重考試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