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7時50分,記者來到青島沈陽支路一個自發的勞務市場。雖然是星期天,這里卻人氣很旺,大約聚集了三四百人,且不斷有外來打工者前來。
這個自發的勞務市場,從去年就形成規模,大概是與青島長途汽車站僅相距三四百米的緣故,許多外地來青島打工的人,一下車就直奔這個市場而來。
8時30分,一家賓館招聘兩名男服務員,包吃住,月工資400元。七八個人圍了上來,一個勁兒地追問,一天干多少小時?都干些什么活?能不能按時發工資?工資還能漲嗎?有一個小伙子打聽干吧臺多少錢,對方說月工資600元,管吃管住,但先要從服務員干起,干好了才能提拔干吧臺。那位小青年說他干過吧臺工作,要是直接讓他干吧臺就馬上去。當記者轉到別的地方采訪時,仍然看到雙方在討價還價。
9時整,記者來到一家園林古建公司招聘人員面前,他正在回答一些應聘人員的問題。有人對園林古建公司開出的每天工資23元、一年能干二三百天、工作也不累的條件表示有疑問。那位招聘的王先生說,他們公司的人正在不遠的海泊河公園維修一個廁所,不信可以去打聽干活兒的人。記者有心探個明白,便來到百米之外正在維修的公園廁所,恰巧泰安籍的寧根義、寧文濤叔侄二人15日早晨剛從自發勞務市場招來干活兒,一月工資700元。記者向在這個公司干了1年和6年的兩位外來打工者求證,他們還比較滿意。
9時30分,青島市外來從業人員職業介紹中心在自發勞務市場掛起了橫幅,擺上桌子,發放材料,還開來一輛大客車。工作人員用電喇叭喊道,他們是青島市外來從業人員職業介紹中心,開車免費送農民工們到中心去找工作。記者跟隨上車的38個人來到職介中心。這里是青島內蒙古路17號,離沈陽支路自發勞務市場有一公里多,中心專門雇了一輛公交車,每天運送打工者七八趟。
職介中心二樓就業洽談大廳設有32家勞務介紹所,每個介紹所的室內墻上掛著許多單位招聘的資料,工作人員耐心地向前來找工作的人推薦單位,并向求職者講清到什么單位打工、干什么工種、工資多少、是否管吃住、技術要求等。談妥后,雙方簽訂中介服務協議書,另外開出一份到就職單位面試的介紹信,收費50元到70元,保證最終讓找工者找到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將退還服務費。
記者走進金路通職業介紹所洽談室,見到來自山東梁山縣梁山鎮的農民史衍亮和曹景新,兩人填寫了到
D ND電子廠當操作工的表格,工作人員給他們寫好協議書和介紹信,下午他們就到廠里去聯系。
青島市外來從業人員職業介紹中心周副主任介紹說,中心努力發揮外來從業人員找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春節前為迎接民工潮到來,他們聯系了幾千個單位3萬多個崗位,僅春節后就已連續組織5次現場洽談會,幫助5000多名外來打工者找到了工作。目前,他們手頭上還有比較多的工作崗位可供人們選擇,但由于一些單位招工條件高一點,找工者期望值高一點,有的達不成共識。如果單位招工隨行就市,找工者從實際出發,條件兩相讓,定會天地寬。新華社記者張榮大(新華社青島2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