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啤博物館開業近半年以來,在2月10日游客總數一舉突破10萬人次大關。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島城靚麗的工業旅游點,眾多的海外游客也使青啤博物館成為國外游客游歷青島的重要一站。
德國游客的青島尋根地
青啤博物館自去年啤酒節開業已來,接待了海內外游客近10萬人,其中國外游客占了總數的80%,除了一些來自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德國等國的免費參觀團,大部分是一些外國散客,通過“地圖”、“青島指南”慕名來到青啤博物館參觀。據青啤博物館市場部的高紅英經理介紹,當年曾經在青島啤酒廠工作的德國技師和德國老兵的后裔多次慕名前來參觀,尋訪先輩的足跡,感受青島的工業文化。外國游客尤其對當年建廠時期的四口老井感興趣,當初德國人建廠苦于沒有優質水源,在廠區內挖掘了四口水井,經過檢驗,地下水來自嶗山水系,是罕見的優質釀造用水。如今四口老井被保護起來,成為博物館一寶。
在青啤博物館還有一個寶物,前來參觀的外國游客無不嘖嘖稱奇。1896年生產的西門子電機,安裝于老糖化車間,一直到1993年建成新糖化車間后停用,至今還可以正常運轉。就連德國西門子公司也沒有這么老的設備了。據說,去年西門子公司想用一條最先進的生產線換回這臺電機。
德國市長號召學習青啤博物館
青啤博物館開館不到半年就已經獲得了國際知名度。春節期間,青島市友好伙伴城市德國曼海姆市市長青島市榮譽市民諾伯特·埃格爾博士一行參觀完畢,對青啤博物館贊不絕口,他說:“青啤博物館很有特色,很有創意,并且博物館保存了許多寶物,像德國的橡樹啤酒廠已有325年的歷史,也沒有這樣規模的博物館,也沒有這么多有價值的寶物。”他感慨地說:“應該讓曼海姆市所有的啤酒廠都來看看,學習青島啤酒博物館。”
應該成為中國工業旅游的樣板
據青啤公司副總劉英弟介紹,九十年代后期青島啤酒廠正式作為工業旅游點對社會及海外旅游團開放,在市旅游局的支持下,青島啤酒廠由免費接待向收費旅游過渡,實現了免費接待向工業旅游的跨越。自開展工業旅游以來,青啤公司接待海內外游客71萬人次,累計收入超過700萬元。
2月8日下午,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孫剛、旅游司司長沈惠容在青島市旅游局副局長梁軍的陪同下參觀了博物館,對博物館的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稱“青啤博物館是最完善、最成熟的博物館之一,應該成為中國工業旅游的樣板”。高經理介紹,博物館的建筑本身就是1903年建成的古典建筑,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博物館經過不斷的完善之后,將以更好的姿態向社會各界開放,爭創中國工業旅游名牌。曹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