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調隊對市區400戶居民家庭抽樣調查顯示,2003年,我市居民的經濟收入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10075.32元,同比增長15.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9%。面對這一數字,一些市民表示出了驚訝和疑惑:“我能掙這么多嗎?”
多數人有錯覺
市城調隊住戶處邱黎明對于人們的疑惑頗為理解。他說,一提起“可支配收入達到多少”,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工資收入。
其實,這一數字遠不是“工資”的概念。比如說你去年從銀行里得到的每筆儲蓄和國債的利息,你每次賣了廢舊報紙以及賣掉房子等的出售財物所得的收入,再比如你提取的公積金,你炒股、分紅等得所得,以及親戚朋友饋贈的禮物等等,都屬于“可支配收入”的范圍。
可支配收入怎樣算
據介紹,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市居民家庭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計算公式是: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記賬補貼。2003年我市市區居民人均家庭總收入為11203元,扣除交納的所得稅、社會保障費之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075元,比2002年增長15.5%。
隨機抽樣測算嚴謹
市城調隊住戶處張茂海處長介紹說,我市城市住戶調查的樣本戶,是嚴格按照國家的抽樣方案,采取分階段等距抽樣的方法抽選出來的。同時,每三年進行一次幾千戶的大型專題調查。由于遵循了隨機原則,使抽選出的調查戶在市區分布較均勻,代表性較高。
調查戶的記賬資料收回后,按照國家住戶調查制度的要求進行審核、分類、編碼,然后錄入到計算機中匯總出有關數據。
實際收入數還要高
張茂海透露,由于種種原因,由于部分收入特別高的居民家庭(如私營業主等)不愿接受抽樣調查,另一部分居民的“灰色”收入未能完全統計在內。實際上,青島市區居民2003年真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大于抽樣得出的10075元這一數字。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