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讓農民增收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這是農民增收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是促進農民增收的要求。專家指出,多予,就是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少取,就是要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逐步取消不應由農民承擔的稅費負擔,創造條件最終實現城鄉稅制的統一;放活,就是要放開農民手腳,搞活農村經濟,通過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激發農民自主創業增收的積極性。
為何集中強調農民增收問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指出,全黨必須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的緊迫感和主動性。
專家表示,中央一號文件確定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主題,并不是說農業農村中的其他問題不重要,而是認為在當前,促進農民增收是有效解決農業農村中其他問題的關鍵。把農村經濟工作的基本目標確定為促進農民增收,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們在新階段農村工作基本思路上的一種轉變。
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加
當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農民增收緩慢,嚴重制約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因此,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盡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專家指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不僅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影響糧食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而且制約整個國民經濟增長。因此,要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盡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建立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長效機制
農民增收難,近年來成為制約農村發展,制約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突出問題。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在農產品市場約束日益增強、農民收入來源日趨多元化的背景下,促進農民增收必須有新思路。”
專家指出,增加農民收入,必須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明確、更加有力的措施,實行“內外抓、重點抓、綜合抓”。
內外抓,就是既要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把農業和農村內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
重點抓,就是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開辟農民就業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徑,又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抓好糧食主產區、純農戶和低收入農戶的增收,著力解決好農村貧困人口和特殊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
綜合抓,就是既要靠創造條件讓農民自身努力,又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加大國家的支持保護力度;既要立足當前采取見效快的具體措施,又要著眼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建立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
國家支持主產區發展糧食產業
當前種糧效益低、主產區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突出。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集中力量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產業,促進種糧農民增加收入”。
專家指出,糧食主產區的耕地面積和糧食播種面積都占全國的60%以上,糧食產量占全國的70%左右。保護和提高了主產區的糧食生產能力,就穩住了全國糧食的大局。
集中力量支持主產區發展糧食產業,促進種糧農民增加收入,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主產區糧食生產能力建設。二、支持主產區進行糧食轉化和加工。三、增加對糧食主產區的投入。(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