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海云庵始建于明朝,又稱大士庵,坐落于四方區海云街1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1924年至1926年,海云庵由民間組織了兩次化緣翻修。相傳該廟建成后,民眾為祈求神靈保佑豐收和出海平安,把每年第一個大潮日正月十六定為海云庵廟會。趕廟會時,香客云集,各地民間藝人紛紛趕來獻藝,多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跑旱船、踩高蹺和柳腔、茂腔等劇種,趕廟會的人有時多達上萬人,成為當時青島市最大的傳統廟會之一。由于廟會上買賣糖球的商販較多,而且花色品種繁雜,原料有山楂、軟棗、山藥、桔子等,深受群眾喜愛,民眾逐漸將廟會稱為“糖球會”。這一民俗,數百年來盛傳不衰,在民間影響深遠。
1982年,海云庵被列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為弘揚民族文化,振興四方區經濟,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1990年,四方區政府對海云庵重新修葺,正式命名并主辦“海云庵糖球會”,會期為每年的農歷正月十六至十八日,今年已是第十五屆。
糖球會旨在以糖球為媒介,發展經貿、旅游和文化活動,在保持和發揚以糖球為特色的民間民俗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注入了新內容,融經貿、旅游、文化等活動為一體。每年的糖球會入會觀光海內外游客均超過100萬人次,其規模越來越大,知名度越來越高,內容越來越豐富,水平不斷提高。
1991年,海云庵糖球會被國家旅游總局列為國家百項重點民俗旅游節慶活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