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辦公室確定,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須通過病毒的分離、鑒定來確診。病毒的分離及亞型鑒定一般至少要3天到5天。病毒的致病性必須通過人工靜脈接種無特定病原雞(
S PF雞)來最后確定。
根據農業部《關于印發〈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術規范〉等7個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技術規范的通知》規定,有下列情況的,可確認為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發病急、死亡率高,且能排除新城疫和中毒性疾病,血清學檢測陽性;未經免疫雞場的家禽出現
H5、H7亞型禽流感血清學陽性;在禽群中分離到 H5、H7亞型禽流感毒株或其它亞型禽流感毒株。
小規模飼養的雞鴨如何預防禽流感
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要求,農民自家小規模飼養的雞、鴨,應注意禽舍的清潔衛生,定期對禽舍進行消毒,自覺接受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測。
農民自家小規模飼養的雞、鴨,如果在禽流感受威脅區內,應當給雞鴨注射有效的疫苗。一旦發現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應立即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并對疫點采取封鎖隔離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撲滅一次暴發疫情的標準是什么
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辦公室確定的撲滅一次暴發疫情的標準是,對暴發疫情的地區的最后病例采取撲殺措施和徹底消毒后,至少21天無新的禽流感病例出現,表明該地區的暴發疫情已被撲滅。
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時,還要追蹤疫源。因為及時徹底地消滅疫源是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應及時上報疫情,盡快找到疫源點,就能在較短時間內對疫點進行封鎖,對家禽進行撲殺,這樣可有效防止禽流感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解除封鎖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辦公室規定,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疫區的封鎖,須在撲殺了最后一只家禽后,經過至少一個潛伏期以上的時間才能解除。
禽流感的最長潛伏期為21天,在潛伏期內的任何時間,都有可能出現新的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只有在一個潛伏期以上的時
期內沒有新的感染個例,才能證明沒有禽流感病毒存在。
為什么要對候鳥進行監測
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辦公室要求,加強對候鳥的疫情監測,這對尋找禽流感疫源非常有用。
禽流感病毒能感染許多種野生鳥類,特別是遷徙的水禽。已有證據表明,候鳥往往是禽流感病原傳播的真正來源。因此,加強對候鳥的疫情監測,對尋找禽流感疫源是非常有用的。這次亞洲禽流感大面積、多地區同時暴發,與候鳥的遷徙散毒不無關系。(據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